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章:完結章

雲多多戳著孫琰腦門:“總之在外要顧著自己,切莫再當自己是個孩子了。”

孫琰:“好。”

崔婆婆她們知道孫琰將去學院讀書,紛紛前來看望她,好生叮囑了番,崔平生得知後,也直誇孫琰又出息,說是為他這個師父爭臉了。

崔平生也為了孫琰進書院讀書的事情,特地回到書院,好生探望皇上指定的那位大儒,說了些場面話,無非是什麼孫琰當他是長輩,他不放心她一人在外求學,拜託先生好生照料之類的。

大儒也場面應付,實則對皇上的安排很是不滿,她這個丫頭除了字好看外,看著並無半點可取之處,對於這種特批,他一向瞧不上。

待到孫琰入學的當天,果然書院裡面都盛傳她是憑關係進來的,並無真才實學,再者,眾人見著她這麼一個小丫頭片子,都未將她放在眼裡。

孫琰也感覺出眾人對她的敵意,她雖覺失落,但時刻記著師父的話,不曾主動招惹他們。

前幾日過得相安無事,誰知兩三天後,孫琰常遇上奇怪的事情。

一日早晨,孫琰起床洗漱,便發現自己的鞋子找不見,找了許久就是不見,幸好雲多多之前給她多備了些,拿出新的穿上,這才出了門,她急衝衝來上早課,坐下才驚覺,凳子上不知被誰灑了墨汁,書院的長衫染了大偏墨汁,孫琰氣急了,這些人,真是枉為讀書人。

課上的學生見孫琰狼狽拍著自己的衣服,笑得十分大聲,早課的師傅不管什麼原因,直說孫琰擾亂了課堂紀律,罰她出去面壁。

孫琰失落的走出課堂,從小到大,這樣的委屈,她還沒有受過,在家人庇護下,她一直過得幸福滿足,直到這,她才見著雲多多說的人心險惡。

她站在門外,課堂上坐著那幫虛偽的人讓她噁心,現在唯一的方法便是在學業上贏過他們。

孫琰記住雲多多的話,不去惹他們,但她想到,之前皇上指定的大儒對她也不冷不熱,想必是他十分不滿意這個弟子。

當然,想想也是,這個桃李滿天下的城中大儒,怎會因為皇上隨便塞過來的一個小孩子上心,但皇上旨意,他又不能推脫,於是隨意應承下來。崇德學院的所有大儒,在學生入學時,會根據自己的學望進行挑選學生,一般品行好的學生,都會優先被選走,而那些資質較差的學生,便會編入一般學士名下。

皇上指定給孫琰的那名大儒,可是學院裡,學識最淵博,聲望最高的人,不僅別人,甚至連孫琰自己都懷疑她何德何能有這般際遇。

但既來之則安之,孫琰可不想就這麼半途而廢,揹著行李哭哭啼啼回去找雲多多,要是那樣,她一輩子都會在人面前抬不起頭,甚至還會連累崔平生他們一塊被別人恥笑。

於是孫琰調整好心態,不理會他們這些惡作劇,時間長了,眾人見她沒什麼反應,覺得無趣的很,便也不再作弄她,專心讀起各自的書來。

一日,先生授課,課間講起了太史公。

大儒:“史官,定是要以事實為基石,擯棄個人偏見,以史敘事,方才得正道。”

學生甲:“如若我將來成為史官,定會做個如他這般公正,不帶絲毫偏見的人。”

眾人也紛紛點頭,這堂上,大部分人未來都會分派到文書相關的崗位上,做朝廷的文官,更有甚者會成為學士,留在這裡教書育人,一輩子都沒機會與權勢打交道。

眾人紛紛附和的時候,獨孫琰皺眉,大儒見狀,也皺眉:“孫琰,你有何見解?”

孫琰愣了下神,聽到大儒點名,便站起身來:“學生認為,太史公雖將事情的表象書於筆尖,寫清了事情表象,但實則從文字背後,看出太史公對每所寫之人的喜好。”

孫琰駁了學生甲的話,臉上不悅:“孫琰,你大膽,大儒的話你竟然敢不贊同。”

誰知大儒揮手製止了他,示意孫琰繼續往下說。

孫琰大著膽子說:“漢高祖與霸王二人,雖他根據民間口耳相傳與其他史書典籍來寫,但高祖那篇,從字語行間,流露出對漢高祖的鄙視,與市井小無賴的不齒,而霸王,太史公卻字字透著惋惜,都說成王敗寇,太史公分明更傾心霸王。如若太史公並非漢臣,而是後世史官,學生猜測他定會為霸王單獨列傳。”

孫琰說完,堂上鴉雀無聲,眾人沒料到她有這麼一說,膽小的學生,偷瞄著大儒,生怕他會因為孫琰的話而大發雷霆。

果然,大儒板著臉,踱步來到孫琰跟前:“聽聞以往崔平生教過你,方才你說的,也是他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