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套過後,史米特和江宇兩人並排走在前面,向張雯男朋友的病房走去,一邊走史米特一邊給江宇說著病情。
所謂的尿毒症又可以稱之為代謝性酸中毒,又可以稱之為慢性腎衰竭,尿毒症可以說是慢性腎衰竭的一種臨床表現。
慢性腎衰竭是指各種腎臟病導致腎臟功能漸進性不可逆性減退,直至功能喪失所出現的一系列症狀和代謝紊亂所組成的臨床綜合徵,簡稱慢性腎衰。
慢性腎衰的終末期即為人們常說的尿毒症。尿毒症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晚期的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綜合徵,是慢性腎功能衰竭進入終末階段時出現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所組成的綜合證。
張雯的男朋友名叫林興義,三年前檢查出腎衰竭,後來發展為尿毒症,在國內已經進行了半年的透析治療,後來到了美國,負責治療的是史米特的一個學生。
當時江宇打電話給美國的幾位醫療界朋友,讓他們幫忙查一位叫林興義的中國國籍尿毒症患者,給江宇回電話的正是史米特。
而且這一次張雯能夠同意回國,也多虧了史米特的勸說。史米特本就是腎內科領域方面的權威,他親自出面給林興義檢查,張雯得知史米特身份的時候就很激動。
史米特檢查過後告知張雯,眼下國際上對於尿毒症的治療並沒有太過完善的治療方案,尿毒症的治癒率並不高,即便是他自己也沒有多大的把握,不過願意給張雯介紹一位名醫,這位名醫正是江宇。
對史米特來說,他幫忙勸說張雯一方面是因為江宇的交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史米特知道江宇確實有這方面的本事,如果能和江宇交流共同治療林興義,那麼對史米特本人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根據史米特所說林興義的病情並不樂觀,即便是在美國也只是暫時採用透析治療來緩解病情,不出意外的話最多堅持一年。
江宇上大學的時候學的是西醫,在美國進修的也是急救專業,對尿毒症的治療方法並不陌生,眼下對於尿毒症最常規的治療就是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是將患者的血液經血管通路引入透析機,在透析器中透過透析膜與透析液之間進行物質交換,再把經過淨化的血液回輸至體內,以達到排出廢物、糾正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的目的。如能長期堅持合理的透析,不少患者能存活10~20年以上。
血液透析由於需藉助血透機,基本上每週要到醫院治療2次至3次,每次大約4個小時,其優點在於每次血透後體內積存的廢物較少,每週都有固定的時間回到醫院進行治療,如有病情變化,可得到及時的處理,透析過程中有專業醫療人員操作,無需自己動手。
同時血液透析的缺點也很明顯,每次需要扎針;貧血比較嚴重;透析前後血壓會受影響,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病人較不利;需要嚴格控制飲食;透析前較易產生不適 ;無法任意更改透析時間;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風險大大增加,而且花費非常昂貴,長期以往很多家庭都難以接受,這也是張雯為了金錢鋌而走險的原因。
腹膜透析是把一種被稱為“腹透液”的特製液體透過一條“腹透管”灌進腹腔,這時候腹膜的一側是含有代謝廢物和多餘水份的血液,另一側是幹靜的腹透液,血液裡的代謝廢物和多餘水份就會透過腹膜跑到腹透液裡。把這些含有廢物的腹透液從腹腔裡放出來,再灌進去新的腹透液。
腹膜透析的優點很多,保護殘餘腎功能比血透好,腹透是最接近生理狀態的治療方案,腹透過程中沒有血流動力學、體液容量和生化的驟變,從而減少因內環境不穩定而產生的透析併發症,如心血管病變、高血壓、低血壓、心律失常等。治療過程中不會造成腎臟缺血,有利於保護殘餘腎功能等等。
但是腹膜透析也有嚴重的禁忌,那就是對慢性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腹腔感染或腫瘤廣泛腹膜轉移導致患者腹膜廣泛纖維化、粘連;嚴重的面板病、腹壁廣泛感染或腹部大面積燒傷患者沒有合適部位置入腹膜透析導管。
而且無論是血液透析還是腹膜透析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張雯的男朋友有著嚴重的腹腔感染,並不適合腹膜透析,即便是血液透析也不可能長期維持,那麼等待他的結果無非是儘量維持一段時間的生命罷了。
對於這樣的結果史米特自然是不滿意的,他是知道在江宇的手中有過徹底治癒尿毒症的案例的,如果能和江宇共同交流,在江宇的身上學到一點東西,那對史米特來說絕對是很大的收穫,要不然以史米特這樣的國際權威是不可能為了一個張雯而前來國內的。
史米特一邊向江宇說著病情,一邊領著江宇走進了美迪森醫院的腎內科,一路上有著不少醫生和史米特打招呼,史米特都罔若未聞,只顧著和江宇交流,這讓美迪森醫院的不少醫生和護士都很好奇,這個年輕人究竟是什麼來頭,竟然讓史米特先生如此重視。
PS:求收藏,求鮮花,新書需要大家的支援,謝謝各位書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