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妃其實是這書裡第一個小BOSS,也是個很明顯命中註定要倒臺的小BOSS,其實她的失敗是各方面的,她端莊自持,聰慧過人(雖然在書中體現的不明顯)。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覺得這個boss死的也太慢了,像個小強,怎麼死都死不掉,而且一點也不爽,二十多萬字了,才顯出頹勢來。
為什麼會這樣寫,是因為首先女主初入宮時,我好幾次在文裡點人頭,都是加深讀者印象,就一個手掌就夠計數的人,鬥贏了有什麼意思,而且太過顯山露水反而不利於女主潛伏到木歸宜的身邊。
三年時光裡,後宮之中必須有個能坐莊的boss,你再仔細算算,就會明白,只有王賢妃可以,其她人各有各的限制,而且王如果在選秀前死去,後宮如果是女主一家獨大,看著很爽,可是那不是我想表達的效果。
王的悲劇是各方面的,她很聰慧,但不夠通透,她過分的痴迷洛霜玒,其實洛霜玒對她做的她不明白嗎,其實她明白,只是不想相信,因為她是天之驕女,她那樣的完美,有什麼理由洛霜玒會愛一個處處不如她的下人,或者說她的驕傲讓她不願意低頭認輸。
而且越到後面,其實她越發現只有緊緊的繼續抓住僅有的,才會顯得自己不那麼可憐,不是那麼的一無所有,尤其同秦比起來,她顯得那樣可悲,她渴求的東西這一生都無法觸及,而秦統統擁有了,甚至還可以在洛的面前任性、挑剔,而她不敢、不能、不可以。
寫王我更像將她稱作珝月太后的縮影,珝月太后亦是個完美的天之驕女,鬥倒了同樣是天之驕女的瑾月太后,在眾多佳麗中脫穎而出,最後卻輸給了一個除了臉和討好男人就一無是處的女人,感情上,她們都輸給了自己之前都完全不放在眼裡的女人。
皇帝渣嗎?其實權利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我不確定看我書的讀者的年齡段,如果你才是中學生,那麼到了大學,我希望你儘量能加入一個社團,多參加社團活動,多和人打交道,你慢慢的就會發現一個小小的社團而已,都會有許多機鋒。
如果你有幸能參加學生會,那裡頭的手段更是會讓人歎為觀止,如果你有幸能成為一社之長,你大概也差不多能體會到一個皇帝的心情,對於親密的左右副手那種既信賴又防備的矛盾,往往最後他們反而喜歡跟那種沒腦子的打交道,提拔那些聽話的。
如果已經是踏入社會的人士,我希望我的文筆不會讓你們失望,能讓你們在觀看的時候至少不會出戲。
迴歸正題,王的失敗其實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前文中我也提過,當時正因為她的進門,導致珝月太后壓著不讓當時懷孕的秦怡人不給過明路,甚至為了鞏固王賢妃的地位,而灌了墮胎藥給打掉了秦怡人的孩子,而那個孩子是秦怡人和洛霜玒感情最熾熱的時候。
而可悲的是,王賢妃自己不知道她的姑母為了她好,做下這種事,她還是個幸福的新嫁娘,一切都像她之前的人生一樣那麼完美,可也恰恰在這個時候,她成為了洛霜玒遷怒的物件。
對於洛霜玒他一開始娶王賢妃鞏固母親孃家的支援,這原本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他也樂意給他的舅家一些明面上的體面,一切都如計劃裡的如意,可也恰恰這個時候,他的母親親手扼殺了他的孩子,她自己的孫子,他該恨誰?
母親是他相依為命一路多少溝溝坎坎,他該恨母親嗎?自然而然的這股怨氣被嫁接到王賢妃的身上,如果一開始這個女人不嫁進來,就沒有這樣的事。
大概也會有讀者覺得洛霜玒莫名其妙,乾脆當初就別娶啊,這裡涉及劇透,暫時不提及,而王賢妃的悲劇就此註定埋下,一個不被丈夫喜歡的側妃,無論做什麼都被丈夫帶上有色眼鏡打量,尤其這個丈夫還是個帝王。
王賢妃的悲劇其實是各方面的,可以說人人都是推她步向死亡的黑手,家族裡貪心不足,在關鍵時刻又將她拋棄,種下了惡因,珝月太后錯估了洛對秦的感情,推進了惡因的發展。
溫玉夫人又歡樂的在旁煽風點火,其實像溫玉夫人這種無所約束無所在意的、還算半個自己人的敵人才是最可怕的,她可以說加速了惡之花的開放。
某種意義上,女主在這場爭鬥裡是躺贏的。
王其實也代表了大多世家貴女的形象,她背後的家族讓她不得不上進,去追逐名利,有時候她動作頻頻又會引來帝王的不喜與猜忌。
這個角色,我一開始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排她的結局,其實我希望她不要太快的下臺,其實我原先安排她很後面很後面,是所有真相攤到她面前,她完全崩潰,跟瘋子一樣悲慘的死去,可我又覺得那樣子就太可悲了,我希望她是清醒著、帶著獨屬於她的驕傲退場。
寫到現在,自然而然的,覺得夠了,她只能走到這裡了,這大概也是作為作者的與自己的角色的心有靈犀吧?
另外我的簽約申請透過了,到現在都在懷疑是不是編輯一個手抖按錯了鍵,(:з」∠
下學期大四了,最忙的時候了,希望簽約這事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繼續保持初心,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