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秦良玉、馬祥麟恭迎皇上!”
左都督秦良玉頭髮黑白參半,打理得一絲不苟,面容娟逸且精神矍鑠,當真是巾幗不讓鬚眉。
而他的兒子,素有“小馬超”之稱的馬祥麟,一身銀甲凱凱,身高七尺有餘,長得虎背熊腰,猿臂長舒,真是威風凜凜。
雖然眼睛因為血戰渾河,被敵軍流矢射中一目,略有破相。可唯獨如此,卻憑空增添幾分煞氣,讓人不敢與之對視。
好一員虎將!
崇禎皇帝心裡暗自讚歎,扶起跪地見禮的秦良玉和馬祥麟,高興的說道:“請起,大明有老夫人母子,大明幸甚!”
秦良玉急忙躬身答道:“皇上過獎,臣愧不敢當!”
“秦愛卿切莫過謙,爾等一家滿門忠烈,便是愛卿,且看華夏幾千來有幾人?
巾幗不然鬚眉,愛卿可謂是天下第一奇女子也!”
對於秦良玉一生,崇禎皇帝高度讚賞。
君臣幾人邊說邊走,進入校場,一眼就看見秦良玉隨身攜帶的兩千多白桿兵正在訓練。
白桿兵,是大明末期四川石砫土司秦良玉和丈夫馬千乘二人,訓練的一支善於山地作戰的特殊兵種。
此兵種所持的白杆槍是用結實的白木(白臘樹)做成長杆,上配帶刃的鉤,下配堅硬的鐵環。
作戰時,鉤可砍可拉,環則可作錘擊武器。
必要時,數十杆長矛鉤環相接,便可作為越山攀牆的工具,懸崖峭壁瞬間可攀,非常適宜于山地作戰。
當年秦良玉就率領這支軍隊參與了平播、平奢、援遼、抗清、勤王、剿匪諸役,獲得赫赫功勳。
可以說,大明末年的每一個敵人,他們全部幹過架,皆取得不俗戰績。
可惜,人員太少,不能成為軍團作戰。
否則,不敢想象。
不過,現在只有崇禎皇帝來彌補這個缺憾了。
灼灼的眼光熱切的望著場上訓練的白桿兵,崇禎皇帝對身邊的秦良玉問道:
“秦愛卿,若是朝廷提供充足餉銀,白桿兵可以擴招多少人馬?”
必須說明的是,過去白桿兵朝廷是不提供餉銀的,也不屬於大明朝廷編制,而是屬於四川石柱土司的私兵。
也就是說,他們是屬於半獨立性質。
只不過人家忠心,願意聽從大明朝堂的調遣。
這也是白桿兵規模一直不大的原因,從始至終,只有三千人左右。
窮啊,沒錢,不管是朝廷還是秦良玉,都沒辦法負擔更多人的糧餉。
現在,崇禎皇帝覺得他有能力解決此事。
秦良玉心裡大約估算後,才回答道:“皇上,若是有充足的餉銀,依照石柱的人口,大約可以招募三萬人馬。
太多,恐怕就影響當地民生了。”
“好!三萬就三萬,愛卿直管負責招募,朕負責解決餉銀問題,定不讓將士們吃虧便是。”
有錢就是任性,土豪崇禎皇帝大手一揮,豪爽的說道。
“臣謹遵諭旨!”
秦良玉微微俯身答道。
崇禎皇帝聞言先是哈哈大笑,很是得意,繼而彷彿想起什麼,皺起眉頭沉聲說道:“秦愛卿,擴建白桿兵,朕有一個條件。”
PS:感謝書友紅劍、情深四起打賞,承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