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明的土地,只有明人(求自動訂閱)

第一卷風雨飄零

對洪承疇的使用,崇禎皇帝可謂煞費苦心,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可以說,在深宮的夜晚下,不知耗費了多少腦細胞。

首先說說地方,陝西、甘肅、寧夏,這是洪承疇三邊總督職務的由來。

其中,陝西這個地方,適合耕種的土地不多,主要集中在關中、漢中一帶,其他地方多是黃土高原。

很貧瘠的那種,入眼之處全是黃土,連植被都很少。

特別是陝北更是乾旱荒涼,適宜屯墾的地方少得一波逼。

偏偏這樣,從天啟末年開始,經年無雨,全陝大旱,百姓流離失所,餓殍滿地,產生一百多萬災民。

這是叛軍天然的兵員,也是動亂的基礎。

同時也說明,陝西這塊貧瘠的地方養不了這麼多人。

既然如此,那就要移民。

而縱觀整個大明,江南地少人多,中原正在戰亂,西南同樣貧瘠,開發大西北就成了崇禎皇帝的選擇。

當然,那是長期目標,短期目標是開發河套平原。

這裡地勢平坦,土質較好,有黃河灌溉之利,歷朝歷代均以水草豐美著稱,也叫塞外江南。

別說養一百多萬人,開發好了,養上千萬人都沒問題。

只是,這地方有一個問題,臨近邊關,和漠南蒙古交界。

所以,這裡的人成分比較雜。

也就是異族多。

其中尤以韃子和包著頭拿著小本本唸經的異族居多。

這不行,需要改變人口結構。

大明的土地,是漢人老祖宗流血打下來的,必須以漢人為主。

誰流血,誰犧牲,誰享受利益。

這就是崇禎皇帝最樸實的觀點。

只是,改變人口結構不是單單移民這麼簡單的。

這需要流血。

所以,崇禎皇帝翻遍夾帶,覺得只有狗漢奸洪承疇最合適。

洪承疇這人嘛,能力方面就不說了,崇禎皇帝覺得,事情交到他手裡錯不了。

可這,並不是崇禎皇帝選擇洪承疇的唯一原因。

要講能力,老孫頭、盧胖子、溫奸相,還有大明第一個五省總督陳奇瑜,都不輸於他。

但他有一樣本事卻是一枝獨秀,殺的人最多。

只不過,他殺的都是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