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34、試點經營

柴紹跟陛下說了什麼,夏林不知道,想也能想到就他那一肚子的怨氣肯定是不會說什麼好話,但這個事倒也不是夏林現在這個級別能參與的。

唐王有反心這件事,其實不用認真分析都能猜測個一二出來,只是現在他們沒有由頭罷了。

最簡單的一件事就是之前跟草原的戰爭,大魏大敗於草原,他李家就戳在那,朝廷問他家調兵他就說要防備西域,人手不足,最後只派遣兩千老弱病殘,等李家的兵趕到大戰都打完了,剩下的就是打掃戰場。

再想想上次,十萬精銳出動平叛,如果不是夏林死守洛陽城,現在洛陽還真的就要落在李家手裡了,到時人家說一句“見洛陽百姓窮苦,屯兵助農”,那朝廷都不好找理由趕走這大功之臣。

城池占上三年,那基本預設就是他們的人了,派誰過去都是白給,畢竟人家可是有正經自治之權的,到時西起陳倉,北至龍城,東至洛陽那可就都落在他李家的手裡了,這三個地方所輻射的範圍,大致便是三分天下之相了。

現在洛陽保住了,李家只有長安與龍城之間的區域,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次史詩級的削弱。

而柴紹這次帶來的訊息,其中一定包括秣馬厲兵的痕跡,比如清退在李家任職的其他世家子弟,還有大範圍的排程糧草兵馬等等。

當下肯定不至於反,但基本上也就是差著一個契機了。

不過這個事夏林連打聽都不能去打聽,級別不夠,天塌下來還有個子高的頂著呢,他一點都不著急。

當天晚上柴紹被留在了陛下的別苑裡休息,說是必要要與他促膝長談,而夏林自然就回到了休息的地方去跟小公主小別勝新婚去了。

第二天早晨,田恩倒是清早就過來敲了夏林的門,但開門的卻是秋荷,田恩便說道:“去,叫你家駙馬出來,陛下讓他一塊去用早膳。”

“大伴,駙馬爺他早起就去辦事了,說是今日是分紅日,要給浮樑的各大商戶分紅呢。”

“那他在何處,我去喊他。”

“田恩。”後頭鴻寶帝的聲音傳來:“他既有正經事要辦,那就讓他辦,我等自行去吃些便是了,順帶著到處逛逛。”

田恩回頭看了一眼,然後便退回到了鴻寶帝的身邊,然後鴻寶帝便帶著那個委屈巴巴的柴紹就進入到了城鎮之中。

有柴紹在,安全肯定是沒什麼問題的,他本就是千牛備身出身,十六七時就貼身保護鴻寶帝,武藝高超,如今即便是身份不同,但也算是鴻寶帝看著長大的孩子,安全係數倒也有保障。

而這會兒的夏林則在衙門後頭的議事堂裡在給城中各戶大商家算分紅的事,當然還有一件事也是要今天辦的。

那就是浮樑這邊銀票通兌的事,這下頭坐著的可都是豪門大掌櫃,高家的、楊家的、獨孤家的等等,幾乎天下數得上名號的大掌櫃都在這了。

這放在外頭,隨便一個拿出來別說一個小小縣令了,就算是州刺史也得畢恭畢敬,但現在這些人湊在一塊就為了聽夏林在那總結過去展望未來。

要問夏林為什麼這麼大魅力,其實不是他魅力大而是浮樑魅力大,當前海運有兩條線,一條是從丹徒出海去北方一條是從泉州出海去波斯,兩條海運大環線的起點都是這小小的浮樑縣,茶葉、瓷器、絲綢、工具、鐵器、食品等等,幾乎是只要能想到的東西在這裡都能賺上錢。

雖然很多東西其他地方也能生產,但偏偏這浮樑縣產業結構齊全,物流成本更低,商人逐利,哪怕是便宜幾個銅板,匯總起來那也是了不得的一筆大錢。

更關鍵的是這個地方經商環境好,別人都不提了,就光是高家的商行去年一年在浮樑就透過貿易毛利就超了三十萬兩,這在別的地方那是做夢也夢不出這麼大的規模。

為什麼夏林都把高士廉一脈得罪成那樣了,但這些日子高士廉不光沒找他麻煩,反而處處給浮樑開綠燈,不就是因為這地方能讓他賺上錢麼。

高士廉背後可不是一個高士廉,那是一整個南方門閥呢,這幾千幾萬張嘴要養活,犯不著跟金主過不去。

朝廷中其他的大官兒也是如此,誰都犯不上去為難自己的搖錢樹。之前其實也有人動過心思,說要把自己的人安排到這裡來,但這個想法一出現就被其他人徹底給撲滅了。

原因很簡單,他換了自己人上去,那其他人的買賣怎麼辦?誰能保證這個人能做到夏林這個程度?更何況,他推上去的人肯定會把他家的買賣放在首位,那可不成。

所以現在的夏林就是個香餑餑,哪怕再不對付也得護著他,私人恩怨在銀子面前不值一提。甚至就算現在夏林去拜訪高士廉,人家都是給高士廉送侍女,而他過去之後高士廉還得倒過來給他幾個。

這就是夏林當時在浮樑開始走全盤商業路線時的底氣所在,而這個模式可以保證他和浮樑悶聲發展,等到這幫人回過味兒時,基本上也就是沒有任何能撼動他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