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12、誒!還真挺牛逼

老張在朝堂內以瘟神之名成了所有人避而遠之的人,雖然被從裡頭放出來了,但官兒丟了,人也賦閒了。

頂上他位置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個浮樑第一陰逼許敬宗,不得不說禮部之虎這人能力還行,至少在選人的眼光這方面還是很拔尖的,只是可能……運氣不是很好,畢竟不管是老張還是老許,那都不是朝堂派系裡的人,他一把都給撈起來了。

老許是滕王推過來的官,基本上要麼是在文館裡修書要麼是領個閒職無所事事,但架不住人家履歷漂亮,再加上禮部也沒什麼太多的派系牽扯,所以禮部尚書就把他給收了。

而就在許敬宗入職禮部的第三天,禮部之虎曹達華就因京中有人去大理寺檢舉揭發說他收受賄賂、剋扣銀兩被接受調查了。

查來查去,他也就被放出去到地方上當刺史了,從尚書到刺史,京官變成地方官,算是遠離了權力中心,按照他的年紀來看,這輩子幾乎是沒啥太大的可能調回京師了。

這會兒高士廉的神級操作開始了,他將馬周推了出去,讓這個年輕人一躍成為了代尚書。

雖然官職品級不變,仍然是宰相副職,但卻兼職禮部尚書,這個一旦平穩下來,他的禮部尚書基本上就穩當了,這也就算是高士廉把六部之中最後一塊難啃的骨頭給啃了下來。

現在老高在朝堂上可謂是一家獨大,統領六部。只是九寺那邊說話份量還是曾明比較大,兩人仍是那死對頭,總是在朝堂上打得不可開交。

而年輕官員這段時間可算是提起來了一批,馬周算是晉升最快的了,一來是他能耐的確了得,再一個是高士廉其實也是在著手培養接班人了。

他倒是想扶自家子侄,但他家子侄著實沒什麼能耐,一個個撐死也就是七品官的水平,讓一個七品官去幹三品的活兒,那還不如讓他們好好的在一個閒散部門為高家開枝散葉比較好。

所以馬周這個弟子他是比較看重的,而且他也著實考驗了許久,畢竟馬周是從浮樑走出來的人,他真的很怕他會是夏道生的人。

但經過這幾年的考驗,他覺得馬周還行,並沒有在跟夏道生有什麼糾葛,在朝堂上他也是向著高士廉說話,所以高士廉這才決定扶他上位。

只是老高啊,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是萬萬沒想到馬周真的就是夏林的人,他的確是沒跟夏林有聯絡,因為所有他跟夏林溝通的內容都是透過他兒子跟書院的書信往來。

一般都會是以給同窗寫信之名捎帶手把一些訊息傳遞過去,高士廉也擷取過這些信,但後來發現都是一些日常的見聞和小孩子的瑣碎,他也就懶得再關注了。

只是他根本想不到這裡頭總是會暗藏一些偏門的資訊,這些資訊就是馬周要傳遞給夏林的,比如孩子在信中寫到平日跟誰誰誰一起玩,那個誰誰誰就是戶部尚書家的孫子,而這小誰突然有一天帶了一個新朋友來,這人是工部新來的誰家的孩子。

就是這些看上去凌亂瑣碎的資訊在夏林那就是可以拼湊成一套完整的資訊鏈,以及馬周需要支援的時候,他兒子的信裡就會寫上“爹爹最近很累,總是睡不著,我問爹爹怎麼了,爹爹說叫我小孩子不要管,但我知道這是因為爹爹因為什麼什麼事心裡著急”這樣的內容。

這些內容傳遞到浮樑之後,夏林就會透過相關的資訊渠道瞭解一下馬周最近遇到的問題,接著透過一些很巧妙的設計和方案幫助他解決當前的問題。

比如前些日子馬周手上的專案出了大紕漏,倒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之前接這個專案的人病死了,後續的工作沒法按時完成,但這東西蓋到了一半他人再接手就是要虧錢,而他手頭上的資金也不夠了,眼看期限就要到了,突然不知道從哪冒出了一個願意接這個買賣的老闆,人家甚至不要錢,就是想跟馬周親近親近,交個朋友。

當時馬周將計就計把這件事報給了高士廉,高士廉甚至還寬慰馬周說“官場上就是如此,自己學會審時度勢便可”。

然後馬周很高興的跟那人認識了一番,然後順利的把三省工程幹完了,領了一個大大的獎賞。

這些資源他心裡清楚都是怎麼來的,而自己這麼平步青雲到底是為什麼,他更是比誰都明白。

不過這也屬實正常,畢竟就像夏林在他離開時說的那樣,當他從浮樑縣走出來的瞬間,他們就已經被深深的綁在了一條繩子上,沒有背景跟體系,在京城之中寸步難行。

一開始馬周還躍躍欲試說想感受一番到底有多難,但三次之後他就知道沒有個團隊單槍匹馬別說是他馬周,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沒法子。

而在這之後他就深切的認識到他在這裡的枝繁葉茂,說白了就是源自腳下的土壤肥沃厚重。

雖然這多少感覺有點偷偷摸摸的,但不偷摸也沒法。

而現在浮樑那邊的人陸陸續續的進入到了朝堂,馬周自然也要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了。

結黨這件事幾乎是朝堂上所有人都難以避免的事情,想玩獨善其身那一套,人家有的是弄死你的法子。

所以在老張被放出來之後,恰好今日馬周在家為母親做壽,於是便給不少人發了請柬,其中就包括老張跟許敬宗。

這種意圖其實看不出來什麼,因為馬周就屬於那種“為了能跟她擁抱而抱遍了班上所有人”的型別,多出兩個新來的官員也引不起旁人的注意。

如今馬周是宰相副手,基本上就是高士廉的秘書處主任,他的排場自然是很大,而老張作為一個剛被處罰的官員能被邀請其實也算是一種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