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88、朕是誰?朕在哪?朕要幹什麼?

景泰帝是真的很欣賞王卓恆,雖然他是王世充的兒子,但這並不影響他的能力和見識,這些日子景泰帝透過觀察可以明顯的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綠林軍的主帥雖是單雄信,但真正管理內務的卻是這個年紀小小的王卓恆。

軍紀、軍務、後勤、排程等等,而且這卓恆簡直就是個不苟言笑版的夏道生,他可能沒有夏林那麼多變機敏,但整體的感覺是真的很強,在年輕一代裡頭他能排入前三。

第二天一大早,卓恆就已經安排得井井有條了,但是他給皇帝安排的車駕卻是非常低調,甚至有些簡陋。

景泰帝問其何故,卓恆答曰:“陛下,水患之所,難免有暴徒成災,為保陛下週全低調行事方為正經。”

“這倒也是,那便去瞧瞧吧。”

車馬護衛加起來兩百多人就徑直朝北前進,路上到處都得見水災之後的荒涼,這也沒辦法,自古有云水火無情,天災實不可為常人所抗也。

“誒,河南道啊,不是乾旱蝗災就是大雨瘟疫,什麼時候是個頭。”景泰帝長嘆一聲:“卓恆啊,我一路上怎的沒遇見災民?都衝跑了?”

“回稟陛下,綠林軍在洪災來之前便已將百姓轉移到了高處安營紮寨,夏大人說了,不管什麼災禍來了,先把人保住,那便什麼都有了。”

“對,道生說的對。這是朕教給他的。”景泰帝坐直了身體,緊了緊衣裳,臉上露出了幾分威嚴。

“陛下聖明。”

景泰帝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繼續問道:“那轉走了多少人?”

“第一批是拾萬上下,後頭可能陸續會有二十萬人。”

“二十萬啊?乖乖……那糧食怎的處置?需要朝廷劃撥賑災否?”

“回稟陛下,夏大人曾說天晴防下雨,所以汛前我們便收購了大量的糧食預備應對災情了。”

景泰帝愣了好半天,然後伸長脖子問道:“錢從哪來的?”

“回稟陛下,一部分是商賈包地的錢一部分是繳獲的匪髒還有一部分則是寺廟僧眾所捐。”

“好好好,好一個捐贈。”景泰帝深吸一口氣:“不錯,道生乾的不錯,朕說的他都記在了心裡。”

“陛下英明。”

景泰帝本來心眼兒就小的很,他來這之後本以為是要靠著自己力挽狂瀾,好好享受一把受人極端尊敬的感覺。

可來了之後他才發現,人家這裡什麼都井井有條,綠林軍幫忙防災抗災,百姓也不見慌亂秩序井然,沒有餓殍千里也沒有賣兒賣女,安置點外還有做生意的商戶。

一切跟他想的都不太一樣,他過來除了到處露臉得個歡呼之外,好像真沒幫上什麼忙。

這叫他心中多少有些不爽,唯一能給他一點欣慰的就是他說啥人家都認,到哪都是因為他的高瞻遠矚才有了今日之順暢。

要真的連這一條都沒有了,那皇帝的威嚴都沒有了。

路程大概四個時辰,到了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時已經是下午了,路邊到處都是渾身泥水的綠林軍將士在休整,還有一批正在各處水井之中撒石灰,掩埋被淹死或者沖刷下來的貓狗豬羊,還有人在旁邊記錄損失之類的。

總之就是士兵各司其職的在救災抗災,當地的百姓則自發拉著大缸,缸裡都是一些麵條、米粥之類的吃食在給綠林軍士兵分發。

不遠處就是一望無際的黃泛大平原,這裡卻見不到半點絕望之氣,大部分百姓不肯離開家園,也就隨著軍營暫時駐紮在高處,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景泰帝下了車之後,先是來到了堤壩旁邊,但見這裡已經鑄成了高高的防洪堤,並且現在洪峰已經過去,危險基本也都解除,後續恐怕也不會有什麼事了。

這會兒景泰帝回頭不無感慨的說道:“能叫士兵跟隨救災?這倒是稀罕。”

“夏大人說了,救災搶險也是打仗的一部分,極為考驗糧草後勤和組織籌劃的能耐。而且綠林軍本就是從百姓中來,當要回到百姓中去。他們救的不是災,是自家的父母兄弟、姐妹鄉鄰。”

景泰帝抿了抿嘴回頭看向卓恆,沉思許久後開口道:“那朕來這裡還有何意義?”

“有的,陛下。”卓恆仍是不苟言笑的用最為真摯誠懇的語氣說道:“陛下來此地能極大的鼓舞士氣,將士們知道陛下心中還惦記著他們,百姓也知道原來他們值得被這般對待。諸多功績也都是因為陛下指導有方,籌劃有度,這才讓百姓不復當年慘烈,無有易子而食、無有困頓至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