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36、今日無事,撞個大運

“大運,來一下大運。”

“叫叫叫,你叫去死呢叫。”

小豆芽氣沖沖的殺了進來:“你最好有事,不然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夏林這會兒站在桌前,桌上是一份地圖,他手上還是拿著倆孩子不吃但又弄了很多的米餅在那吃著,低頭仔細的看著地圖:“我要點資料,你給我提供一下。西北一共有多少人口,越精確越好。”

“大概上上下下一千四百餘萬人,不過這當是好些年前的數了,這幾年年景好,應當有所增長吧?”小豆芽也走上前來看著地圖:“你要作甚?”

“計算城市容量唄,看看新城建好之後能夠容留多少人,又要開墾多少地,以及畜牧區要多少。”夏林把炭條夾在耳朵上,拿著尺子仔細比劃了起來:“降水線北擴,這可不是一般的好年景,能不能造一個盛世就看這一下了,而且人口多了,就算是打仗也不會導致人口太過於凋敝。”

“你這麼麻煩作甚,當初在浮樑怎麼弄現在就怎麼弄唄?”

“就你還當獨孤家掌舵呢,沒給你獨孤家的大船帶溝裡真的是運氣好。”夏林瞥了她一眼,然後就開始日常pua起來:“你知道一個詞叫因地制宜不?每個地區的文化氛圍不一樣,起點不一樣,甚至是權力結構都不一樣,這裡頭還有包括氣候、物產、人力資源等等,那都是完全不同的,你用一個地方的模式去套另外一個地方,這不是等著暴死麼?”

“那你說這兩地有何不同?”

看到小豆芽的不服氣,夏林倒是笑了起來,他說道:“你看浮樑什麼地方,群山環繞,物產、物流限制都極大,所以必須要拓寬航運來保障運輸,而它最開始起家的模式就是陶瓷和茶葉這些本地特有的產品,然後一步一步透過吸納人口、勞力,擴充套件生產範圍,透過往技術上投錢來形成一種產業壓制,並跟泉州的海上絲路形成強力捆綁關係,成為海上絲路的源頭之一。這才是浮樑的發家史。”

“那咱們回過頭看長安這地方,它其實本身作為西北的核心城市,起步的條件就要比浮樑好太多了,礦產、能源也就是煤炭、畜牧業,再加上當下天氣大好形成的農業基礎都是浮樑無可比擬的,最關鍵他擁有天然的工業優勢,那就是地廣人稀的大西北,大量人口都集中在長安周圍這一圈,他們大部分人當下還是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那我們現在就要想辦法搞集中化工業,比如紡織業、畜牧業和鋼鐵和鑄造,浮樑的產能你也看見了,其實是根本供應不上的,但長安就不同了,一旦它啟動了,這就是一頭卯足了勁的巨獸。”

小豆芽聽完之後總覺得哪不對勁,她略微思考後問道:“那你豈不是給自己弄了一個強敵出來?”

“這就是我叫卓恆過來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軍功產業相關我肯定不會往這邊拉,先用浮樑技術拉起這邊的民生,再用這邊的資源反哺回去,把資源網路建立起來,這樣大夥兒就都有了投鼠忌器的理由,即便是未來真的血戰一場,也不至於把整個產業區付之一炬。”

“說不定哦。”小豆芽聳了聳肩:“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還有董卓之亂和永嘉之亂毀的洛陽,要毀還不是該怎麼毀就怎麼毀麼。”

“我也是這麼一說,所以我那邊不還在一直爬科技麼。”夏林一條腿踩在了凳子上:“總得騙騙自己讓自己安心嘛。”

說完他再次看向地圖:“浮樑最開始只有一個十字,一橫一豎各一里長,而這個新咸陽,長寬都是浮樑的五十倍,五十倍啊,老鐵。你知道這樣的城市規模,它可以直接容納數百萬人呢。”

“才這麼一點?”

“才!”

夏林都快蹦起來了:“你這個才是真心的麼?”

小豆芽咂摸一下嘴:“你看啊,浮樑不過才那麼一丁點大,就已經近百萬人了。”

“大哥,你清醒一點。浮樑的百萬人不是這麼算的,它是把所有這個體系上的人都算在了裡頭,這裡幾乎橫跨了整個江南道。”

夏林說完叉著腰嘆了口氣:“算了,我也不跟你解釋太深了。這麼說吧,一個城市所能容留的人口不是像你想的那樣簡單,他有多大就能塞進去多少人。而是要看它的整體發展規模,有多少工作機會、有多少學堂、有多少醫院藥房、有多少酒肆餐館、有多少農耕田地、有多少市場商戶,甚至就連有多少茅廁都要算在裡頭的。城市大固然是可以容納更多的人,但最根本的就是這些人在裡頭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要能解決,你以為把人劃拉到一堆就完事了?”

小豆芽眉頭一皺:“那就建啊。”

“建?算了,我不跟你解釋了,現在天色不早了。”夏林起身看了一眼外頭的天:“快半夜了。”

“嗯,半夜了。怎的?”

“沒事。”夏林伸了個懶腰:“撞個大運就睡覺了。”

“什麼叫撞個大運?”

夏林扒拉著小豆芽的肩膀:“等會你就知道了。”

這大運撞上了,大運才知道什麼叫撞大運,還撞挺狠……

不過等第二天大運醒過來,撞大運的人已經不在身邊了,一打聽才知道他天不亮就出城去到了新咸陽那片的大工地上。

這會兒長安城的大匠都已經聚集在了那裡,準備著手建設新皇宮。但夏林這會兒過來了。

“都給我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