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為什麼夏林要給劉必烈可汗取漢名,他難道不知道這劉必烈有了漢名之後會幹什麼嗎?
這就好笑了,難道夏林不給取,他就不會自己取麼?姓劉,他就匡扶大漢。那他讓自己姓嬴,那是不是就一統六國?那趙錢孫李他取誰不成呢?但凡有名有姓的,祖上誰家沒有個牛逼人物?
要真不成,他給自己來個曹啊李的,人家北魏是魏,他比北魏還北就不能魏了?人李淵是鮮卑、漢和匈奴的混血都能當皇帝,他說自己純血漢人流落陰山,能咋的!
別忘了他是怎麼當上皇帝的,那是從奴隸部族首領一路劈砍上去的,那連精神核心都符合漢民族的定義。
別說他叫劉必烈了,他就是叫自己嬴麻那又能怎樣?
有些事,不是夏林不讓它就不會發生的,它會發生且自己當下其實是沒有更好的方法去解決。
不過可以想象吧,過些日子東突厥可能就不能叫東突厥了,它一定會改國號,要麼叫北漢要麼叫草漢,草漢不太好聽,北漢倒是有可能,反正這一下自古以來真的是得古到北冰洋了。
“弟弟,為兄歸去之後,打算改國號為草漢。”
“停,等一下。”
夏林嘴裡的肉都沒嚥下去就差點噴了出來:“哥哥,那麼多好名字,你哪怕叫個後漢呢?”
劉必烈大汗湊上前好奇的問道:“後漢不好聽,你看當年劉備劉玄德,定都巴蜀,稱為蜀漢。哥哥我定都草原,那難道不該叫草漢?”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不過這好像不好聽。”
“那弟弟說應當如何?”
夏林琢磨了片刻:“不如哥哥給草原一個名字好了。哥哥出身於蒙兀室韋,用漢語發音便是蒙古,而再用突厥話翻譯過去便是永恆之火的意思,有天族之意。那哥哥不如改國號蒙漢,既有猛漢之意又合多方之理。”
“哎呀!”劉必烈大喜:“好啊好啊,這個名字太好了,我喜歡,太喜歡了。我就說該問問弟弟,讀了書的就是不同。回去之後,我也要叫我兒孫多多讀書!”
“要不哥哥你派一批年輕人到浮樑去。”
“不成。”劉必烈眯著眼睛看著夏林笑:“你小子在想什麼,哥哥心中最是明白。讓你教,教出來之後便是你的人了,過不了十年,我的國便成了你的國,終將淹沒。我還要入主中原呢。”
“哥哥覺得一定能打贏我?”
“我想試試。”劉必烈揚起下巴:“雄鷹從來不會因為強敵而退縮,草原的漢子從不認輸,我可以死,但只能是戰死。”
夏林沒再說話,只是舉起酒杯。
兩杯子碰在一塊,既是兄弟也是敵人。
如果說跟李家的一戰也許可以用別的方式化解,但跟草原的一戰應當是沒有任何避免的可能了。
人生大概就是這樣,前半段的順風順水一定會是要用後半生的波瀾曲折來代償,這其實也是夏林種下的因,終究也是要他來結這個果。
其實從當下來看,東突厥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曾經那個近乎於飲毛茹血的野人國度,用了十年時間勵精圖治、學習漢民,加上夏林曾經傳遞給他們的發展之術被他們貫徹的十分徹底。
相比較於李唐、田魏之流到現在還擱那內鬥,草原人早已經把他們民族的彪悍、勇猛和漢人的聰明、務實融合在了一起,現在的草原人英勇無畏、堅韌好強、勤奮務實,這樣的民族要是發展不起來才叫奇怪。
但夏林沒辦法,因為他只要離開這地界超過三個月,田魏和李唐就必然要為中原爆發出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到時夏林就沒辦法也沒立場去阻止了。
而最終的結果就是經過多年的強波對轟,北方四十萬遊騎兵一波南下帶著偷學來的技術把他兩家都掃了個乾淨,然後靠著夏林艱難的運營又維持了幾年,然後逐漸一點一點打回去。
要知道夏林不是無敵的,他的無敵是建立在龐大的經濟基礎上的,沒有那個金剛鑽想攬瓷器活兒簡直就是在搞笑。
換而言之就是經濟局勢越好,夏林就越牛逼,體系越混亂,他的戰力就越弱,無敵是建立在四通八達的物流網路、強大的資金支援、封厚的物產加持下的,天下大亂,歲大飢,人相食時,他就根本玩不轉這樣的重兵團。
“明日一早哥哥便走了。”劉必烈起身拍了拍夏林的肩膀:“下次見時,不知你我兄弟會不會兵戎相向。”
“還請哥哥不要手下留情。”
“放心。”劉必烈大汗瀟灑離開,臨出門前說道:“好好看住你的中原。”
“也請哥哥放心。”
第二天劉必烈可汗使團自知在這裡找不到什麼突破口了,於是便也打道回府,這裡最終的六方會談就剩下了夏林、大唐的朝廷和邊地軍閥以及西突厥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