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號潛艇在東海上航行,截獲到一封緬甸方面軍發往大本營的加密電報.系統用了2.5秒,破譯了全文。
電報表明日軍主力在緬甸已經後撤至仁安羌以被有利地帶,預計實兌城將在24小時內丟失,由於南機關情報失誤,導致港口破壞計劃失敗,預計一月內,盟軍主力及重灌備將陸續上岸。此後一段時間的態勢,將會是對峙,直到大量的援助到來,方有反擊可能,預計是43年春季。
木村提到,損失慘重的第2師團和33師團,需要進行整補,另需10至12個步兵師團加強方面軍實力,否則無法反攻。另第5航空師團補充,宜儘快。他認為盟軍最近猛攻,所依賴的無非是空中優勢,這使得他們可以在日軍後方進行空降。實兌戰鬥,盟軍至少使用了至少五千人空降部隊。
另外電報中提及第褚亭長部戰力突出,人數擴充至3萬,將是將來一段時期的勁敵,需要嚴密觀察他的動向。
看起來褚亭長本事有見長,沒有419情報支援,竟然打出了整個反法西斯戰場的第一次大反攻(蘇軍雖然奪取一次勝利,但是並未隨機發起的反攻失敗了)。
但是419上並沒有誰能夠樂觀起來,呂青山失蹤後,潛艇在海邊等待了4天,但是沒有發現蛛絲馬跡,只能看到日軍在河流內進行篩子一般搜查,還出動了潛水員,無人機盯了幾天,發現日軍潛水員最終也無功而返。
從種種跡象分析,呂青山犧牲的可能性極大,419做出了最艱難的決定……離開海岸,去執行一項,既定的重要的任務——解決最後一個穿越者。
敵人通訊洩露的情報顯示,最新的武器實驗即將在鹿兒島海岸進行,也就是說牧野將大機率出現在那裡。
潛艇靠近鹿兒島時,無人機搜尋三菱長崎造船廠,正在建造的新打撈船時,拍攝到了一艘水上飛機航母離港,向北而去,辨認為千代田號,水上飛機航母北上並不奇怪,因為美日在南太平洋決戰很快就會發生。
奇怪的是這艘水上飛機航母上的飛機,全部用篷布遮蓋著,沒有一個哪國的海軍會把飛機遮蓋起來,這樣會嚴重影響出動速度。但是從篷佈下的突起輪廓看,確實很像是飛機。程大洋和政委都在螢幕前,看到了這一幕,但是都沒有太在意。419更擔心的是敵人打撈船的進度,無人機確認還在船臺上,不過進展比上次見到時大了很多。也許在42年底就能完工。從全貌看,較之上一艘又有所改進,加強了火力。
潛艇靠近鹿兒島試驗場後,無人機飛抵上空進行偵查,林秀軒看到整個海灘的佈置,心裡不由得冒出寒氣。
只見海岸高處佈置了一部巨大的桁架天線。從下方機構看,它是可以方向轉動的,這個東西很像某種雷達天線。在海灘上並排放置著四枚外形類似V1的飛行器,飛行器並沒有螺旋槳,也沒有座艙。附近還有一些方艙可能是放置控制裝置的地方。在距離海岸20公里的地方,停著一艘廢棄的貨船。看起來靶船無疑,試射隨時可能進行。
那部桁架天線最讓林秀軒擔心,雖然還不清楚是否是通訊用的,或者只是早期的海上搜尋裝置,他並不懷疑所看到的一切都和牧野有關,但這就是所有麻煩的癥結所在。
潛艇等了一個白天,實驗場上除了十幾個工人趕工修建一排觀禮的座位,並沒多餘的人,直到下午人才漸漸多了一些。
無人機探測到了一些調製訊號測試。短短半年間,日本人的無線電控制,確實有了不小的進步。分析這些這些訊號,似乎是為了操控V1*的駕駛儀。
當然,這仍然在林秀軒的最壞預料之內,舒平說過,以日本的技術能力,最可能搞出的制導武器,是人在迴路中的*,簡單說就是一個放大的反坦克*。
隨著天色越來越暗,試驗場上人越來越多,林意識到現實情況可能更壞,敵人即將試驗的將是一枚雷達制導的武器,光學加指令的實驗只能在白天進行。
具體會採取什麼方式仍然不明,不大可能是半主動,很可能是雷達探測加上指令制導。
晚上7點,那部桁架天線開始工作,它並不是360°週期旋轉,而是對準目標,進行左右10°的來回轉動。很顯然這是在透過掃描,來確認目標的方位。
無人機觀測到那靶船開始開動,可見上面竟然還有人。不知道這些人是不是真的不怕死。
隨著指令訊號出現,發射臺上的*上的舵面開始動作,看起來是用電池驅動方向舵,測試指令效能。毫無疑問,這還只是一次*不離反射臺上的模擬試驗,挑的是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
從雷達天線轉動的方向看,它已經可以長時間跟蹤著船隻,但是偶爾也會跟丟。試驗持續到了夜裡9點,然後試驗場裡的燈光終於暗淡下來,人員漸漸撤出了試驗場,同時幾輛油罐車被拉倒了試驗場,可以預計,正式的發射實驗,很快就會進行。
林秀軒覺得事情嚴重,立即把程大洋政委和舒平找來,希望討論一下下一步行動,他走過偵聽室的時候,猶豫了一下,最後把秦小蘇也拎到了會議室,讓他也列席會議。
會議在潛艇上的軍官會議室進行,場面沉悶,呂青山失蹤的陰影仍然揮之不去。
最終還是舒平先提出了他看法,他認為必須摧毀敵人的試驗裝置和場地,敵人試驗的這個階段,最為脆弱,有利於毀掉資料,並阻斷整個進度。
林秀軒立即同意了他的看法,並且補充了一個目標,就是消滅牧野。他估計牧野躲藏在試驗場周圍的可能性極大,他觀察到了試驗場後方有工人正在加班搭建觀禮臺,估計今天夜裡就能完工,真正的發射實驗進行時,他大機率會坐在那裡,畢竟這是他主持的專案,他需要分析資料。
程大洋一直安靜地聽著,林秀軒的整個發言他都沒有打斷,這確實不符合他一貫的作風。
“……計劃很簡單,由我帶人上岸,混進試驗場,在關鍵位置裝上*。”
林說完後望向程大洋,希望他能給出態度。
“也許我們可以用一顆鐳射制導*把那部雷達炸燬。”程大洋終於開口,“登陸太冒險了。我們已經失去了……我們不能再失去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