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鋪子裡的人手,最好是識字的。只可惜古代讀得起書,會寫字的人寥寥無幾,蕭錦悅只好退一步,挑選那些機靈且人品好的。
二管事之前一直管著府裡的採買,日常跟外人打交道比較多,蕭錦悅打算讓他擔任掌櫃,至於賬房的人選就比較頭疼。
那些從戰場上退下來計程車兵,幾乎沒有人有過管賬的經驗,就在蕭錦悅打算去找人牙子問問有沒有合適的人選的時候,蕭平淵給她送來了一個人。
那是蕭平淵身邊的親衛,姓楊。儘管年齡將近六十,但身板依然挺直,因為之前在戰場上腿腳受過傷,走起路來有些微跛,不過站著不動的時候,幾乎看不出來他的腿腳曾經受過傷。
據她爹說,這位楊叔之前在軍中幫他管理過糧草,對管賬還算有些經驗,知道她在找賬房,他主動找上蕭平淵自薦的。
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蕭錦悅自然不會拒絕。她跟楊叔談了一會,大致瞭解了這時代人的記賬方式。不得不說,這時代的記賬方式她真是非常不習慣,繁複不說,效率還極其緩慢。
蕭錦悅只能做了一份現代的記賬法,跟楊叔講解起來。
不料楊叔最感興趣的是賬本上寫的阿拉伯數字,蕭錦悅這才想起來,這時代的人還不認識阿拉伯數字。
她只能先從阿拉伯數字教起,等她將那套現代最常見的記賬法講解完,楊叔已經聽得著迷了。
開店的人手準備好,蕭錦悅開始著手給他們培訓。
蕭錦悅著重強調了衛生問題,畢竟是要入口的東西,衛生一定要過關。
店鋪裝修好之後,定製的展櫃展架也安裝好了,蕭錦悅讓二管事從作坊裡將各種糖都運了過來,一一擺放到展櫃和展架上。
然後把各種糖都準備了兩大份,一份送到了南安王府給明華郡主,另一份則讓她大哥送給鎮國公世子。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挑選了一個黃道吉日,蕭錦悅的糖店開張了。
一大早,蕭錦悅跟明華郡主先後到了糖店對面的茶樓,坐在二樓臨窗的雅間,看著對面的糖店門前,二管事正在主持開業的儀式。
“錦悅,沒想到我們的糖店開業,竟然有這麼多人。”明華郡主攀在窗邊,雙眼晶亮的看著糖店門口一大堆人頭。
蕭錦悅對此倒是沒什麼意外,三天前她讓二管事在店鋪門口貼了告示,言明今天糖店開張,凡是到場的人,十歲以下的小孩,一人贈送五根棒棒糖和五顆糖果。
開業前五天,不管是哪種糖,只要購買一斤,贈送八兩,多買多送。
知道糖店開張有免費的糖果贈送,所以今天來的大人多,小孩子更是有不少。
幸好蕭錦悅預料到了這種情況,今天找她爹要了不少人手來維持秩序。
時辰到,二管事領著培訓好的小廝和丫鬟,穿著蕭錦悅特意找繡坊定製的工服站在糖店門口,揭了紅綢,燃了鞭炮,簡單講了話,然後宣佈糖店正式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