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參謀長這時悶聲悶氣地插問了一句:西尾中將(作者注:指時任日軍華北方面軍第二軍司令官的西尾壽造)第二軍的兩個支隊,難道就都沒有作出向臺兒莊側後方向穿插分割的動作嗎?
對此並不知情的大冢康介沒有言語,旅團長萩原晃則嘆了口氣,指出目前守衛臺兒莊地區的支那軍第二集團軍有兩個軍之眾,除了孫連仲原來的二十六路軍舊部(如今改稱第三十軍),另外加強了第四十三軍,軍長馮安邦也是一個難於對付的角色。我攻擊到臺兒莊正面前沿的兩個支隊,在兵力上並不佔優,很難分出人手實施向後穿插。
“另外,有情報顯示,支那軍湯恩伯第二十集團軍攜十萬之眾,目前已經增援前進到臺兒莊附近,一旦該部從瀨谷支隊以及坂本支隊的後面發動夾擊,局面將變得非常嚴峻。” 萩原晃補充道。
“湯恩伯的集團軍?” 河邊參謀長禁不住眉頭一皺:“聽說過這個支那將軍,板垣中將剛入山西的時候,應該是與他們交過手,似乎戰力頗為不俗。”
“的確如此,湯恩伯在支那將軍當中深得蔣介石的青睞,往往賦予他很大的權力;湯軍這一大股力量遊離於第二軍的兩個支隊側後,顯然也會束縛住他們穿插分割臺兒莊防區的腳步。”
“將軍,我有一事不明!”大冢康介這時脹紅著一張臉,吭吭哧哧的問道:“第二軍用來向徐州方向攻擊的兵力為兩個師團,為什麼這兩個師團都只派出一個支隊上陣?如果磯谷中將和板垣中將從一開始就投入全部兵力南下,恐怕徐州早已成了皇軍的囊中之物了吧!”
室內變得一片靜寂。沒有人來回答日軍聯隊長的這個問題。
最終,還是旅團長少將本人略帶尷尬地嘟囔道:方面軍最開始南下徐州的行動,並沒有得到大本營的許可,寺內大將(作者注:指時任日軍華北方面軍總司令的寺內壽一)雖然雄心勃勃,但總歸有些忌憚。派出兩個支隊向徐州方向挺進,也算是儘量縮小戰役規模。
“恐怕也有些輕敵的成分吧,” 河邊大佐同樣聲音不高地附和著:“第二軍在去年底進攻山東的時候,幾乎未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支那軍第六戰區簡直可以用望風而逃來形容,他們的司令長官韓復榘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被支那軍委會殺了頭。只不過,西尾中將沒有料到,接下來會遇上李宗仁,包括李手下的孫連仲。”
室內重新變得靜寂起來——板垣師團和磯谷師團均屬於華北方面軍的精銳主力,在戰力方面,此刻坐在會議桌前的軍官們所屬的瀨名師團,堪稱與之比肩;這一刻,眾人都在不約而同地思考著同一個問題:如果眼下在臺兒莊與支那軍陷入苦戰的是自己的師團,局面將會怎樣?
這場針對遠隔千里的戰事所進行的研討會,最終就在顯得有些壓抑的氛圍中結束了。然而,所有出席會議的軍官們全然沒有料到,一場近在咫尺的激戰,已經悄然逼近。
中央軍391團與八路軍林師徐旅二營的聯合作戰方案,最終經過雙方軍事主官的協商修正,得以敲定。
391團出動兩個主力營附加炮連、重機槍連、特務連,奔襲南同蒲鐵路線上的靈石縣,佯裝攻城,吸引四十餘里開外的文城日軍來援,伺機殲滅其援兵;同時拆毀破壞鐵軌、電話線。
徐旅二營出動兩個主力連,附加騎兵連,迫擊炮排,兵分兩路;第一路開進到豐店縣城南郊附近埋伏,監視城內守備日軍以及小榆樹山內日軍動向,同蒲路方向戰鬥打響後一旦這一帶日軍出動增援,要擔負起阻擊襲擾任務,同時確保391團回撤大榆樹山的路徑暢通。第二路則先於391團開往同蒲鐵路線,在靈石縣以南方向設伏,阻擊有可能出現的日軍援軍,同時拆毀破壞鐵軌、電話線。
在吳子健批准這個聯合作戰方案之前,徐旅二營的連級指揮員們多數表達了反對意見:明擺著,此次作戰391團是主攻,徐旅二營只是協助打掩護,特別是兩個連還要被拆分開行動。
二營副營長何嘗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不過,他有自己的考量:眼下晉南戰事已經到了最緊要關頭,國軍第二戰區的主力能否留在山西,短時間內便可見分曉。391團此時毅然出兵打上同蒲路,可以說秦忠孝是賭命一搏了——若成功,足以打擊甚至切斷日軍瀨名師團的補給線,對前線的中央軍主力形成有力支援;但若失敗,則能否安全撤回營地,都是未知。
有鑑於此,二營顯然不應該再過多計較聯合作戰的兩軍主次問題了。何況,以當前的兩軍裝備,中央軍391團明顯是財大氣粗,輕武器自不待言,僅是炮連就有三門山炮,還有重機槍連,無論攻城還是打援,均為強力倚靠。這無疑都是徐旅二營根本無法比擬的。
吳子健真正糾結的,是此次戰役中自己的兩個連要分頭行動,原本薄弱的兵力就越發散了。而在兩個連的任務分配派當中,他也感到頭疼。按照作戰方案,南同蒲鐵路線是戰鬥重點,他理應親率李天林的5連前往,同時將魏鑫的7連派往豐店縣城南郊埋伏。然而,有一點卻是二營副營長不得不考慮的,那就是這兩個連分別可能面對的敵軍。
根據目前掌握的情報可知,日軍瀨名師團在南同蒲鐵路線上的三個地點駐有重兵,即文城、臨汾和運城,其中文城、臨汾分別為萩原旅團和加藤旅團的司令部所在地,運城則駐紮著瀨名師團的的師團司令部。整個師團的主力部隊正集結於運城一帶,準備與國軍第二戰區的衛立煌部決戰;除此之外,在這條鐵路線的多個沿途火車站所在縣鎮,均只有少量守備部隊。這就意味著徐旅二營負責防禦的靈石縣以南方向,不大可能出現日軍的大規模增援部隊。
反觀豐店縣城,那裡至少有日軍的一個步兵大隊,以及偽蒙軍的騎兵,如果再算上數量不明的小榆樹山山內的日軍,應該說是相當龐大的一股力量。並且,豐店縣城南郊一馬平川,缺乏戰鬥屏障;吳子健擔心,一旦那一帶的日偽軍出動,魏鑫的7連能否支撐得住?
“我算看明白了,秦上校拿我們八路軍的兩個連給他做前後擋箭牌,”5連長李天林在第一次看到完整的聯合作戰方案時,就憤憤不平地表示:“前面的在同蒲鐵路上給他擋子彈,後面的在豐店城外給他保留後路。計劃的可真美啊!”
“話不是這麼說,391團自有他們的風險,” 吳子健是對著沙盤給部下們披露和講解作戰方案的,他指點著沙盤上的幾個戰略要點解釋道:“靈石縣駐守的日軍固然很少,可是文城那邊如果開來援軍,怎們說都不會少於兩三個步兵中隊的規模,並且還有可能加強炮兵。秦上校的兩個營,實在不能算是有優勢可言。若非他們還有重炮和重機槍壓陣,我本人實在是不看好中央軍。”
“副營長,391團當真會全力以赴打援嗎?” 7連長魏鑫不無憂慮問道:“他們會不會只是架起重炮對著靈石縣的城牆轟上兩轟,文城援軍一出現,他們就會抬腿走人?那樣的話,可就把咱們負責阻擊鐵道線南邊敵軍的一個連,給徹底坑了!”
吳子健還沒有來得及回答,李天林倒是大手一揮:“這個不可能,秦忠孝和391團還是有血性的,他們要麼躲在大山裡不打,一旦興師動眾地出了山,就絕無打一槍就跑的道理。”
負責留守根據地的6連長王雙龍也出席了會議,這時就同樣憂心忡忡地表示,他對中央軍391團的作戰誠意不存在質疑,但需要注意的是,秦忠孝的人馬能否在文城敵軍大舉來援時當真有能力將其圍殲,更要警惕的是一旦391團被日軍援軍沖垮,在其側翼的徐旅一個連將如何應對?中央軍的一個裝備精良的主力團假如都頂不住了,八路軍的一個連就算是全投進去、又能起到怎樣的作用?會不會連帶自身也遭遇滅頂之災?
二營副營長感到了焦慮和煩躁:這些局面他統統都考慮過,但是既然承諾了與友軍聯合作戰,就沒辦法再去過多地講究儲存自家實力——否則,聯合作戰就成了一紙空談。
王雙龍在最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二營只負責防衛豐店縣城方向,替友軍保持撤退通道的暢通;至於南同蒲鐵路方向,他建議只派出二營的騎兵連實施遊弋警戒,並不執行具體的阻擊任務。這樣,在鐵道線上的作戰無論是南北哪個方向出現危情,騎兵連都可憑藉著馬匹的速度,快速脫離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