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

他們沒有追擊的想法,已經開始準備過冬了。

而在南方,鄭英面對的戰爭難度要遠遠大於唐賽兒,半年的時間,他依舊沒有能夠徹底肅清頓涅茨克一帶的聯軍。

這不是因為鄭英無能,而是南北不同的戰略地位決定的。

北方的羅斯公國,根本沒有轉圜的餘地,他們的國家,國都,都直接暴露在大明的槍口之下。

但是在南方,頓涅茨克鐵礦的發現,讓聯軍各國都將重兵屯與一線,與大明軍隊死磕。

這個時代,在東歐,最強大的不是莫斯科,而是立陶宛大公國。

這個國家在後世不過是一個區域性小國,許多人沒有聽過他們的名字,但是這個時代,他們強大無比。

十三世紀,蒙元人西征,第一個反抗,驅趕走蒙元人的就是波蘭與立陶宛聯軍。

立陶宛大公國在驅趕蒙元的過程中,迅速發展了起來。他們向基輔羅斯故土與其他斯拉夫土地擴張,其國土涵蓋後世的立陶宛、拉脫維亞、烏克蘭、白俄羅斯,以及愛沙尼亞、波蘭、摩爾多瓦和俄羅斯的部分地區。

他們人口眾多,武力強盛,佔據了大片的糧食產區,即便是神聖羅馬帝國,也根本不敢跟他們對戰。

但是他們什麼都有,就是缺乏金屬礦。基輔公國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經被他們吞併,現在發現瞭如此巨大的鐵礦,成為了立陶宛不可失去的國土。

而他們的首都維爾紐斯遠在後方,所以他們可以將大批兵力都佈置在這一線。

這裡曾經被大明佔領,已經建設了許多防禦體系,現在為了對抗大明,沿著頓河,第聶伯河一帶,他們更是不惜人力物力,建設了一個迷宮一樣的防禦體系。

鄭家經歷了去年的風波,鄭宏被斬。鄭英雖然想要立功,卻更怕犯錯。在朱瞻基再三強調士兵的生命高於一切的時候,他根本不敢用士兵的生命來建立戰功。

所以在南方,他如今雖然也肅清了好幾座城市,但是對頓涅茨克一帶的防禦,沒有好的辦法攻破。

這一片幾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六個礦區,礦區之間有農田,水利,相互之間有聯絡,在其外有嚴密的防禦體系。

這裡不攻破,他也不敢大舉進攻基輔,若是讓軍隊陷入前後夾擊的被動局面,導致失利,鄭家恐怕要完了。

他的穩妥也是正確的,因為這不僅僅是鄭英一個人的事,就連參謀部的諸位將領,面對這種局面,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大明士兵的人數本來就少了許多,十幾萬大軍,只有八萬是大明精銳,其他都是各族的輔軍,他們許多人甚至連燧發槍都沒有,戰鬥力可想而知。

眼看著敵人的礦區每天還在生產大量的鋼鐵,鄭英他們心急如焚。

如果在冬季來臨之前不能攻下頓涅茨克,那對明年的戰事就會有非常大的影響。

也就在這個時候,郭昂從北方戰區派來了兩千羅斯人農奴。

這些農奴都是自願追隨大明的,為了家人生活的更好,他們願意充當大明的前鋒。

當然,大明不是指望他們能攻下整個礦區,只是想要利用礦區需要大量礦工和農奴,讓他們混進去。

就在十月,克里木汗國國都巴赫奇薩賴被鄭英攻破,大批的農奴失去了土地,被驅趕出了克里米亞半島。

有超過五千人逃到了頓涅茨克礦區範圍之內,他們被立陶宛,波蘭,還有神聖羅馬帝國的軍人強制安排在了礦區各處幹活。

此後,關於礦區的戰線佈置,人員調動的情報,被源源不斷地送了出來。

在第一場大雪降下之時,大明軍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了位於礦區偏中心位置的葉納基耶沃礦區。

這個礦區歸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由於大明現在封鎖了礦區,他們即使煉出了鋼鐵也運不出去,所以最近一段時間,這裡的生產幾乎停頓了下來。

而且,大明軍隊勢如破竹的軍事進攻也徹底嚇到了他們的軍人,他們可不是基輔人,也不是立陶宛人,所以就有了撤退的心思。

不過,因為有了軍事同盟,現在他們只能留在這裡,與其他士兵同進退。

但是,心態不一樣,抵抗的意志也就不同。所以,大明在摸清楚了這座礦區的歸屬和士兵防禦積極性之後,將目標選擇在了這裡。

而戰果,也理所當然地順利。

整個礦區猶如一套完善的機器,而葉納基耶沃還處於偏中心位置,當這座礦區被大明佔領,整個礦區的防禦體系就全部亂套。

這就猶如第一張被推到的多米諾骨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