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能開創國公,孫權當然也能。
至於兩國國公地位能否等同,那就不言而喻了。
一般來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然而,那是勇夫啊,不是智者。
有點脾氣的都可以猛,但你丫智商不行,就永遠也幫不上忙。
面對這般困境,吳國沒有一個人能夠想到行之有效的辦法。
之前陸遜已經提出主動出擊,攻打華國後方。
結果呢,幾下就敗陣回來,而且是慘慘慘。
守,又怎麼去守。
建安郡幾下就打沒了,黃蓋淩統還在陳宮手裡呢,怎麼守。
分兵防守,就這樣被陳宮個個吃掉。
而將兵馬召回來集中防守,那結果就是南方城池一個又一個被華國攻下。
人家攻下了,你想再打回來,那簡直難如登天。
怎麼辦,到底要怎麼辦!
這種慢性死亡,讓孫權壓抑得忍無可忍。
“啪!”孫權重重一拍:“我吳國人傑地靈,有數百萬之眾。為何,為何沒有一人能替朕出謀劃策!”
群臣盡皆寒蟬,都是臉色難看。
他們也不想做亡國奴,可實在想不到好辦法啊。
你說和呂布硬拼,你以為是玩遊戲呢。這一拼輸了,保證立馬亡國。
況且拼下來,不知道又有多少吳國軍民戰死沙場。就算還守得住,他們的政權也到頭了。內部的人民,肯定會將他們推翻。
現在糧食大種,百姓雖然窮,但還不至於餓死。
所以,你要把他們家裡的頂樑柱都給害死光了,吳國豈能不亂。
孫權發怒,作為臣子的他們卻是完全不能替主分憂,又如何不汗顏。
終於。
“啟奏陛下,臣有一計。”一人出列道。
見諸葛瑾出列,孫權頓時一喜:“子瑜有何妙計,快快說來!”
然而,卻見諸葛瑾道:“啟奏陛下,臣之計得單獨與陛下相說。”
什麼!
得單獨說。
心知怕是走漏了秘密,孫權自也瞭然:“隨朕到御書房!”
很快。
“子瑜快說,到底是何妙計?”
“回陛下,臣之計便是讓陛下投降呂布。”
什麼!
孫權瞬間大怒:“好你個混帳,明知朕不願投降,竟是出如此餿主意。諸葛匹夫,你真當朕一點威信也沒有了是不是。你信不信朕現在就砍了你!”
“陛下息怒!”諸葛瑾卻是不慌不忙:“臣之計,乃是讓陛下假降呂布而已。”
什麼,假降。
一瞬之間,孫權倒也強壓激盪心情,靜下了心來。
“子瑜細細說來!”
“諾!”諸葛瑾道:“很明顯,呂布此次出征是鐵了心要攻下我吳國。而以我吳國如今實力,實乃無法與華國對拼。所以,我等若要活路,就唯有投降呂布一途。現在還未爆發最終大戰,陛下此時投降,呂布為了儘快穩定吳國局面,必然不會與陛下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