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急行,他們很快翻過半個山,到達了陽寧村。
路上羅大爺又對著史月娥旁敲側擊了一下,發現史月娥的確沒有接受她爹史光明的傳承——在這方面,史光明態度很堅決,他很疼愛女兒,但從沒教過她相關的事情。
不過許問他們也因此知道了不少史月娥家裡的事情。
十里村以陳姓為主,史家算是外來戶。但因為史光明修了十里村,又因此抵抗了盜匪的進攻,保護了村裡人,所以在十里村還是挺有地位的。
史光明七年前就因病去世,留下史月娥母女相依為命。
一開始村裡人還算照顧他們,但不久就傳出了一些閒話。史母削髮明志,以後再不改嫁,謠言總算是平息了一些。
陳歲安是她家鄰居,陳母跟史母關係非常好,基本上就是閨蜜,史光明去世之後一直很照顧她家。
她跟陳歲安可以說是青梅竹馬,感情深厚,後來婚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她成親之後,史母看她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終於放下一切擔子,隨著先夫去了。
她悲痛欲絕,婚後第一年沒有喜信,周圍人同情她戴孝在身,沒有什麼表示。
第二年,她從悲痛中走出來,決定不負母親的厚望,過好自己的日子,為陳家添丁生子。
結果還是沒有訊息。
然後,第三年也匆匆過去了,史月娥從年頭盼到年尾,肚子裡一點訊息也沒有。
其實對此事,陳歲安和陳母的態度都很良好,都曾經表示過,十里村家陳家人這麼多,陳姓怎麼都不會斷絕了。再說了,實在不行,從旁支抱一個回來,不一樣可以承歡膝下,將來奉養雙親?
但史月娥自己過不去這個坎。
陳家開明,別人可不一定。她真的見不得別人對丈夫和婆婆指指點點。
而且,她現在是個孤女,要不是陳家對她好,她的日子也不能像現在這樣過得這麼和美。
她是真的真的想要為陳家盡一份力量……
其實史月娥沒有把話說得這麼明,但在場的都不是傻子,她話裡的未盡之意真的太明顯了,不可能聽不出來。
許問一直沒有說話,這時也只是默默地走著。
人家家的事情,他當然不能置喙。不過他的心裡也是有著自己的想法的。
一來,他覺得史月娥家裡的人都不在意了,她又何必讓這件事成為心裡的負擔,順其自然也許更好。
二來,他卻也能體會她內心真正的想法。
史光明是一個如此出名的窯工,滿身技藝卻寧可失傳也不教給自己的女兒,可見史月娥從小接受的是什麼樣的教育——家庭和孩子,也許就是她的全部寄託。
所以,為了這個寄託,她寧可冒險。
聽著聽著,許問的心思突然飄到了另一個人的身上,心中突然微微一動。
換了是她的話,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選擇呢?
但很快,他就強令自己不許再想。
本來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何必多惹思慮?
其他人也沒有多說什麼,很快他們到了陽寧村。
進村之前,史月娥就先行避開了,她當然不能跟他們一起進去。
這裡位於對山的半腰上,山壁在這裡微微呈現包圍之勢,但不像之前見過的幾個村莊那樣處於山坳裡,三面環抱,三面都能挖窯。
村口有棵槐樹,在五連山算是大樹了,但樹幹畸斜,基本上沒法用材。
樹下有簡陋的石桌石凳,幾個老者正坐在桌邊閒聊,一轉眼就看見了剛剛進村的幾個人。
“來了來了!”他們當然是知道修窯這事的,馬上就全部站了起來,圍向這邊。
“羅師傅,今天就要辛苦你了!”一個老者揚聲道。
立刻有人遞上旱菸,給他點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