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三章:逛青樓

夜籠長巷,永定縣沒有了白日的喧囂,一排排高簷矮牆悄悄隱匿於夜幕之中,青石板路映著月色,閃著銀光,向遠方延伸而去。

在巷子的盡頭,是燈火通明的秋月樓。

這是一座青樓,也是永定縣最熱鬧的地方。

“一人五兩銀子。”

一個小夥站在門口,面無表情,機械式地重複著這句自己每天都要重複上百遍的話。

他身穿綢緞長褂,屬於秋月樓的“迎賓”。

由此可見,像這種“高檔會所”,一個迎賓的制服都是很多老百姓一輩子也穿不起的。

這也恰恰說明了,秋月樓的神都第一青樓的地位,雖然坐落在神都外城的永定縣,但依舊是普通老百姓根本消費不起的地方。

而這五兩銀子,只是進門費,裡面的其他專案,則需要另行付費。

葉楓從腰間取出幾塊碎銀,交給了小夥。

小夥掂量了一下,立刻換了一副笑臉:“幾位爺,裡邊請~”

葉楓邁步走進,武騰和範愛緊跟在後面。

秋月樓中燈火輝煌,陳設更是極其奢華:檀木為梁,晶玉為燈,珍珠為簾。

樓上彩帶輕飄,樓下慢歌豔舞。耳邊是女子的清脆吟笑,眼前是酒客的杯觥交錯,一縷縷幽香伴著靡音散播而去。

一樓屬於散臺,客人也都是散客。他們在這裡喝酒、聽曲,幾個時辰後便自行離開。

二樓以上,則是過夜的地方。這裡還會不定期舉行各種文藝儒雅的活動,比如騎樓賽詩、百字令,飛花令,行酒令等等。

青樓不同於勾欄和教坊司,是一個文化氣息十分濃郁的地方。

很多文人騷客,都是這裡的常客,如李白、歐陽修。

杜牧更為無數青樓女子寫過詩,不乏有流傳千古的佳作。

還有柳永,柳三變,每天待在青樓裡吃吃喝喝,靠青樓女子唱曲幫忙宣傳自己的詞,從而提高知名度,流傳千古。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在仕途不順的情況下,也是流連於夜夜笙歌的風月場所,他還把青樓當書房,把倌人胸腹當案幾。

(嘖嘖嘖,古人真會玩……)

長此以往,便誕生了一種獨特的“青樓文化”。

而青樓裡面的女子也分為兩類,一類是側重琴棋書畫,賣藝不賣身的清倌人。一類是側重美貌身材,賣藝也賣身的紅倌人。

武騰和範愛肚子裡沒什麼墨水,對二樓也不感興趣,更重要的是,他們口袋裡的銀子不支援他們走向二樓。

不過能來到秋月樓,對兩人來說已經是美事一件了。

葉楓給他們在一樓安排好了座位,便獨自走向了二樓。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秋月樓的二樓正要進行騎樓賽詩的活動。

說白了,騎樓賽詩類似於一種闖關遊戲,每過一關,便可登樓一層。

每一層樓的闖關內容都不一樣,有的比拼文章,有的比拼詩詞,有的比拼投壺。

層層闖關,透過所有關卡的人才能登頂,有幸與花魁共進晚餐。聽花魁唱歌,看花魁跳舞。

當然,青樓花魁賣藝不賣身。

葉楓邁步來到二樓,耳邊琴聲悠揚,既不喧譁也不吵鬧,直覺嫋嫋餘音,沁人心脾。

在婢子的引領下,來到了一個寬敞的房間,裡面已經有十幾名客人,他們或飲酒,或笑談。

這些人都是稍後騎樓賽詩遊戲的參與者。

葉楓環視著一週,已經透過眾人的言行舉止判斷出了他們大致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