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一章 路上

這些年來鳳凰軍的教育工作開展的,還是比較好的。

越是跟著餘穎時間長的鳳凰軍人,越是比較接受餘穎傳輸過去的知識。

有太多的人都是掃盲過後,才開始讀書識字。

他們接受的教育,也不是和原來的一樣。

有些過分的事情,被去除。

就如同孝道,鳳凰軍依舊是提倡。

但官府是反對那種愚孝,甚至特意舉例,那種是應該具有的孝順,哪一種是愚孝。

雖然,這種愚孝的人以後還會存在,但最起碼是他們自願。

而不自願的人,自然不會做那種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

長輩的無理要求,是可以拒絕。

在長輩不慈的情況下,晚輩不遵從長輩的命令,不會當成忤逆之罪。

這都是為了將來打算,讓那些民眾和她具有差不多大的三觀,千萬不要又走上老路。

有些腐儒總是拒絕新的東西,一直嚷嚷著遵守祖制。

要真的一直遵守祖制,那麼人類還在原始社會里,住山洞,挖野菜,吃生肉。

那裡有什麼錦衣美食?什麼高官厚祿?

作為智慧生物,總是要進步的。

不進步,就要落後捱打。

這些觀念都是餘穎不停地灌輸下去,就是要造就出民族的血性。

一個民族可以善良,但絕對不可以沒有血性。

事實上,餘穎也不知道將來的歷史會怎麼評價她?

會不會有人認為她是個野心家?

這個真的是無法保證。

因為人的想法千千萬萬,總會是有人看不順眼。

但她無悔。

事情走到這一步,也是因為諸多因素促成的。

如果不造反,阿和就永遠不能恢復他真的身份,甚至有可能因為被人認出,惹來殺身之禍。

這個決定是餘穎經過權衡利弊得失,最後做出的決定。

既然已經走了九十九步,就差了一步,那麼她決定走下去。

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在西北大捷後,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做好,甚至阿和也做好的準備。

終於,開始準備對大鴻朝發起最沉重的一擊。

鳳凰軍、廖家軍竟然從兩路挺進,直逼大鴻朝殘存的地盤。

對此,皇帝是一萬個不服氣,為什麼到了這個時候,兩家人依舊是不打起來?

兩家還是聯盟,這有些不怎麼對勁。

而餘穎準備自己親自帶著隊伍走的時候,卻接到一個的請求,說是曾經的故人,那個皇子要見餘穎一面。

“是他們兄妹兩個人嗎?”餘穎問道。

這時候的她已經制定好行動計劃,前鋒部隊已經上路。

想不到在臨走之前,張子瑜(瑜皇子)和他的妹妹竟然跑來,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