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孫子和兒子的心思一樣,絕不想再用世家佐政:這不是糊塗,這不是胡來?自上唐祖輩開始就是用世家來佐政,而且上唐得天下也是得世家相助才能成功和世家為敵,難不成想弄得天下大亂?
兒子那裡她說不進去孫子這裡更是不聽她的。想到這裡她輕輕一嘆:“輔國郡主自己把鳳冠給哀家的。”紫萱淡淡的加一句:“臣妾也把一條xing命交給了太皇太后,任憑太皇太后發落。”
太皇太后的臉sè又是一變:“輔國郡主,哀家知道你功大,你也不要恃功而驕!”她倒是深知皇帝的心思,開口就話把引到旁處且在皇帝心中埋下了一根刺:“哀家年事已高,有些事情就算想得不夠周全,你就能對哀家無禮嗎?”
晉親王平靜的開口:“太皇太后,平家的親事是不是當真可以作罷了?以後再也不會有人提及?”他也是用一句話就把事情向皇帝說明白了,別有居心的人不是紫萱。
皇帝看了看手中的鳳冠,看向金烏和火舞:“你們不要誤會只是有人居心叵測想害輔國郡主罷了。既然是郡主就是皇家一脈,豈會容人輕侮?輔國郡主在上唐、在京城,絕不會有人敢欺辱之。”
他伸手讓人給金烏火舞安了座:“火舞的名字真得不錯。大陽王的意思朕知道了,朕很高興。傳旨,封大陽王為上唐的大陽親王,永鎮大陽蠻族之地:封金烏為大陽親王的世子,封火舞為初陽公主!”他居然舍下了那些事情處置起了國事來。不過金烏和火舞原本就是為大陽蠻族才來到上唐,自然跪下受封:他們首要的事情就是要與上唐結盟。
“具體的國事,我們明天到朝堂之上再議。”皇帝微笑著讓人引了金烏和火舞離開:“你們去吧。”
金烏看向紫萱:“皇帝陛下……”
“去吧,有什麼事兒明日再議。”皇帝沒有讓金烏再開口。在他的堅持下金烏和火舞有再多的擔心也只能退下因為他們的言行代表的不只是他們自己,還有整個大陽蠻族。
在退下之時金烏和火舞一起叩下道:“皇帝陛下,郡主實在是……………”皇帝點頭:“朕一切心中自然明瞭,連日勞累你們下去好好休息。”金烏叩頭起來退身離開,走到大殿要轉身之時他又道:“大陽蠻族的兄弟之族也久慕上唐皇帝陛下的威儀,更賴郡主等人在九黎的所為;
相信我們回去之後,不久就要引其它使節前來向皇帝陛下進國書。”這次,他真得走了。他走時看向晉親王,看到晉親王點頭之後才向皇帝再次行禮轉身離開。
皇帝在金烏等人走後看向平四丫:“你們在胡鬧些什麼不要以為朕當真不知道,只是朕以為你們能想得明白最後懸崖勒馬:沒有想到你平家居然如此執mi不悟為什麼要和晉親王聯姻,哼,真以為朕是三尺小兒不成!”
這話,不只是說給平四丫聽得,因而太皇太后只得緩緩的坐了回去。
“真以為朕的皇叔是你們所想的那等人?皇叔之所以堅辭不受你們平家居然還要死賴著不放,當真是其心可誅。”這次連太皇太妃也有些坐不住了。
把人敲打得差不多了,皇帝才長長的一嘆:“朕真得想上唐國泰民安內外都有賢助,所以才會次次都給你們個機會,希望你們能體會朕的心:卻不想,你們以為朕xing子軟弱好欺!”
雷霆之怒。
皇帝真怒連太皇太后也變了臉sè,因為誰也沒有想到皇帝會這個時候發作出來:一陣的電閃雷鳴之後平四丫反倒微微的鬆了口氣,他想皇帝罵完應該也就不會再降罪了。
“平四丫,你給朕滾回去閉門思過,沒有三個月你敢踏出府門一步,朕就讓人斬了你的tui帝卻沒有就此放過平四丫:“還有,你的這個女兒留下交給三司定罪一皇親都敢謀害,朕要看看她是不是吃熊心貓子膽。”
平四丫吃驚至極,三個月後他們平家只怕在朝中要除名了。
皇帝卻看向晉親王:“皇叔,你也到了成家立業的時候朕瞧初陽公主為人不錯……”
今天晚上突然有事,請個假不能跟親們聊天了明天晚上書友群裡相約8點,不見不散哦!。
 
免責宣告:本文內容為轉載作品,內容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與三江閣()無關,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