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事情已經板上釘釘,有一些百姓便已經決定。將自己的孩子率先送到學校去。
畢竟那樣自己就不必要買課本。雖然課本的價格並不是很高,但是能省的錢為什麼不省呢。
一時間,學校報名的人,還真的是絡繹不絕。這可把負責教育的勝清寒高興壞了。
自從李泰頒佈新政到現在,已經有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雖然學校的教室,修得漂漂亮亮,但是卻沒有學生來就讀。
如今終於看到了大批的學生,走進了學校。這自然讓勝清寒高興萬分。恨不得馬上便將這個好訊息告訴李泰。
李泰當然也得到了這個訊息,本來大家以為李泰會十分的高興。但是讓眾人沒有想到的是,李泰又頒佈了一條法令。
那就是限期之內,如果沒有將家中孩子送到學校的。將被列入沒有種植土地權利的名單。
就算他們再想將孩子送到學校,也只得等來年秋收之後。也就意味著他們這一年,將沒有土地耕種。
還有一些商人家的孩子,如果他們不將其送到學校。那麼就不允許他們,在燕國地界經商。總之李泰對每一個行業,都出臺了強制性的措施。
在座的眾人,估計除了李泰之外,沒有人能夠明白。李泰為何非得這樣做,畢竟這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可是又有誰會明白,只有少年強才會國家強。只有讓自己屬國內的孩子,都成為了有知識的人。
那麼數年之後,李泰將不會缺少人才。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會從學校源源不斷的輸出。
那時候李泰就更加有信心,在大唐貞觀年間,搞第一次工業革命。只要自己的工業革命可以打響,那麼整個時代,便會因為李泰而徹底的改寫。
雖然眾人不知道李泰的遠大理想,但是他們只知道一點。那就是李泰從來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所以他們便全力的支援著李泰,按照當時人口統計,所得到的資訊上。對燕國境內的所有百姓進行普查。
就算是角落裡的村莊,也沒有被他們放過。可以說真正的做到了,無死角普查。
……
學校的事情算是解決,但是還有一個讓李泰十分撓頭的問題。那就是李世民給自己的,那十餘萬番兵番將。
相對於那讓百姓送孩子上學來講,這十萬番兵對於李泰來說,就是一塊燙手的山芋。
不過李泰同樣知道,如果可以善加利用的話。他們將成為李泰手中的,一支虎狼之師。
畢竟遼東諸國的這些兵將,從小就長在馬背之上。可以說天生就是戰士。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們的忠誠度。
李泰不敢保證,在關鍵的時刻,他們會倒戈一擊。雖然李泰有信心將他們剿滅,但是對自己所帶來的損失,也是不言而喻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