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兩邊歡宴,怒喜兩重天
江南富甲天下,而淮揚鹽商是富甲江南。有這麼一批天底下有錢的人盤踞淮揚,哪怕這一天的晚宴並沒有一個鹽商及其家眷有份進場,可在揚州府當官時間長了,免不了早就感染了這鹽商們的豪奢風氣。尤其是眼下置身於一眾女眷當中,險些被晃花了眼睛的陳瀾免不了想起離京前安國長公主的那一句感慨。
不絲帛不衣,不金線不巾,不雲頭不履。
此時此刻,上至貴婦小姐,下至丫鬟僕婦,一個個全都是金珠晃目。那些衣服的料,從吳綢、宋錦、雲縑、駝褐……種種都是進貢宮中的珍品;至於式樣,則是從工筆、水墨、插繡、推紗,甚至還有一位年紀很不小的命婦竟是穿著大紅綠繡的紗衫。再加上那遍插金玉珠翠的挑尖頂髻、鵝膽心髻、墮馬髻……那室內的煌煌燈火映照在其上,那種金碧輝煌的炫目感,不曾親身與會的人簡直難以想象。
相形之下,陳瀾和江氏的打扮就樸素得有些寒酸了。不說已經上了四十的江氏,年紀輕輕的陳瀾上頭是銀白色繡滾邊的右衽斜襟盤領紗衫,下頭是魚肚白的杭絹挑線裙,頭上甚至不見什麼金珠插戴,只有一支白玉簪,看上去極其素淡。見幾個衣著華麗的**不住地往自己身上打量,就差沒有竊竊私語了,陳瀾也只當是沒瞧見,沒事人似的應付著揚州府那幾位品秩高的命婦。
只不過,她此時此刻卻是一心二用。儘管對於這世上男女有別的規矩已經是習慣了,可既是從鎮東侯世蕭朗那裡得了信,她實在是放心不下外頭的情形。官場的齷齪勾當她前世裡就聽過無數,而這一世親身經歷了不少,她深知有些時候不是自己潔身自好就能解決問題的。若不是這一趟接風宴為了那一位,蕭朗是很難避開,楊進周不跟著指不定出什麼么蛾,她幾乎就打算祭起生病這一招**寶了。
“這鬢邊花也就是飄枝花,是從松江府那邊傳過來的。用大如手掌的翠花一朵,裝綴明珠數顆,插在兩鬢邊上……”
按捺了再按捺,當幾位夫人說起什麼時下流行的鬢邊花時,陳瀾終於忍不住看了一眼江氏。見自己的婆婆那臉色亦好看不到哪兒去,她實在是擔心前頭,便起身到旁邊附耳低聲言語了兩句,果然,江氏也就順勢站了起來:“諸位見諒,這些天日日坐船,我這把老骨頭已經顛得有些吃不消了。時候不早,不若早早散了,你們也好回去休息休息。”
儘管江氏年紀不是大,卻佔了一品太夫人的光,其餘人等雖說有不情願不高興的,面上卻也只能賠笑應是。作為主人的樊夫人想著前頭的節目,倒是有心挽留一二,可話出口,就看到陳瀾那清冷的目光看了過來。
“這一路舟船勞頓是一樁,其次便是我身上尚有大功之服,久處飲宴多有不妥。況且前頭諸位大人都是揚州府的父母官,明日點卯治事耽誤不得,這接風宴也是該早早散了,免得日後外察的時候,被人抓了由頭。”
“夫人說的是,說的是。”
樊夫人沒來由心裡毛,忙笑著答應了一聲,這慌忙命人去外頭知會跟著江氏陳瀾婆媳過來的從人,待到那幾個丫頭進來忙忙碌碌地服侍主人穿披風出門,她少不得帶人殷殷勤勤地送將出去,卻不想這一行竟是直接衝偶園前堂去了。這一下,直到前頭那些安排的她頓時緊張了起來,一面打貼身媽媽去報信,一面趕緊陪侍在旁希望能打岔。
然而,她的插科打諢卻絲毫沒有能夠遲緩婆媳倆的腳步。出身江南世族的江氏既是痛恨江氏一族的薄情寡義,對那種純粹為了炫富的豪奢風氣自然沒有任何好感,此時腳底下的步竟是越走越輕健,哪裡還有絲毫舟馬勞頓的樣。到後,她和陳瀾幾乎是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頭,那後頭的樊夫人一行竟是要小跑似的能勉強跟上。
婆媳倆從月亮門進了抄手遊廊,就只見前堂那邊一下傳出了一片喧譁。不多時,那門前站著伺候的幾個小廝便忙不迭地進了門去,可裡頭的動靜竟是不小反大。面對這樣的情景,陳瀾和江氏交換了一個眼色,立時又加緊了幾步。可是,當她們距離那邊門口沒剩下幾步遠的時候,那大紅織錦門簾再次高高打起,緊跟著一個人就摔了門簾氣咻咻地出了屋來。
“咦?”
陳瀾和江氏幾乎同時認出了那個人來。眼看著那門裡又有好幾個人追了出來,陳瀾立時出口叫了一聲公。這聲音一出口,那幾個眼看要追上追上蕭朗的人立時停住腳步往這邊看來,而氣沖沖走得飛的蕭朗也一下怔住了。待現陳瀾攙扶著江氏站在遊廊上頭,他那極其難看的臉上終於有所轉機,隨即揹著手緩緩走了過來。
“楊太夫人,楊夫人,這後頭看來是散席了?”
見蕭朗微微頷,陳瀾自然是扶著江氏還禮。兩邊心照不宣地寒暄了幾句,陳瀾就問道:“前堂裡頭可是也已經散了?既如此,我家老爺怎不見出來?”
蕭朗回頭瞥了一眼背後磨磨蹭蹭上前來的那幾個官員,隨即嗤笑了一聲:“樊知府說是有要事對楊大人稟報,結果席上不知怎的就多了一幫戲,楊大人驟然回來看到那種烏七八糟的情形,自然是大雷霆,這會兒樊知府正在裡頭賠罪呢只怕是一時半會還不得消停,不如我代為送太夫人和夫人一程吧?”
不用想都知道楊進週迴來的時候看到的是什麼樣地情形,陳瀾暗自慍怒,不動聲色地橫了樊夫人一眼,見其那張臉一陣青一陣白,也就懶得再說什麼。而江氏自是笑著應了蕭朗的話,一行人既不理會那幾個不知道該怎麼做的官員,也顧不得後頭那些面面相覷的誥命夫人們,徑直便沿著甬道往後頭院門去了。
走到半路,見後頭並沒有人追上來,陳瀾吩咐丫頭們前後看著一些,又對蕭朗問道:“蕭世,之前不是商量好了同進同出嗎,怎的我家叔全把你扔下了,半當中趕回來?”
“還不是樊成那隻老狐狸”蕭朗俊朗的臉上露出了深深的厭惡和痛恨,“吃飯吃到一半,他藉著說什麼南京有要緊訊息送來,拉了楊兄前去商量。我想他一走,剩下的都是阿貓阿狗似的人物,應當好對付,誰知道轉眼間就是一群濃妝豔抹的戲擁了上來,一個個打扮得要妖嬈嬈像女人似的,看著就叫人噁心好在我打算掀桌的時候,楊兄就回來了,然後他大雷霆,他直接把桌掀了”
這真是亂得……一團糟
陳瀾只覺得腦袋有些大了,越在心裡把那個躲開事端溜得無影無蹤的荊王給罵了個半死。而江氏惦記著楊進周的大雷霆,當即又問道:“那樊知府畢竟是用事情誆騙全哥出去的,如今全哥突然折返回來……”
“娘,叔全什麼性,那冷臉一板,想賣關的人想拖也拖不起,他辦事什麼時候沒分寸了?”陳瀾搶在蕭朗之前答了,隨即就忍不住用同情的目光看著這位剛剛險些遭了難的鎮東侯世,“蕭世這一回還真是替人受過。”
蕭朗捏緊了拳頭想找什麼東西出氣,奈何夾道寬闊,旁邊的牆壁離著至少還有四五尺遠夠不著,而四周的丫頭僕婦們都是楊家的,他也只能從鼻裡哼出一聲算是出了氣。隨即就惡狠狠地說:“要是他大老遠地誆騙了我來李代桃僵,自己卻辦不成事情,到時候我非得……可惡,都是因為他這麼聲名狼藉,那些人找來的那都是什麼貨色,沒一個能入眼的”
黑夜中的南京城大多已經是一片寧靜,唯有那十里秦淮河上仍是笙歌處處。殘月照耀在水面上,再加上那一座座裝飾華美的畫舫上的燈火,水面不時折射出星星點點的光輝。那畫舫上的憑欄之處,不時可見上至六七旬的老翁,下至十五六的年輕公們或是縱酒高歌,或是攜j彈唱,恰是好不活。
然而,在這種銷金窟似的地方,大多數人都是錦衣華服一擲千金,間或有一兩個寒門士,也多半是跟在權貴豪富後頭蹭著來的。有道是鴇兒愛鈔姐兒愛俏,相比那些起居八座一呼百諾的貴人們,年輕的公哥哪怕稍稍窮些,卻仍有無窮無盡的上升可能性,相形之下,無論是成名的花魁還是次一等的名j,那如絲媚眼自然朝一個個俊俏哥兒飛了過去。
這會兒河中央一條華美的雙層畫舫上,便是南京守備許陽和剛剛從京城回來的平江伯方翰正在飲宴。因這兩位一個是戰功赫赫的武將,一個是掌管漕運的伯爵,自然大手筆地出條叫來了十幾個姑娘,與會的賓客人人身邊都有人侍酒,這還不算居中吹拉彈唱獻歌獻舞的那幾位絕色美人,因而不消一會兒,大多數人已經全然顛倒迷醉,剩下的也都是奉承逢迎不要命似的往上那兩位主人送了過去。
隨著歌舞告一段落,歌女舞姬們漸漸下場。終於有人拐上了正題。
“盼星星,盼月亮,伯爺這次總算是從京城回來了。有了您這主心骨,這運河上頭的漕運也不至於再這麼亂糟糟的。”
“可不是?如今海運已經佔去了整個由南到北運力的份額,聽說那些商家還不要命似的造海船,再這麼下去,咱們上哪吃飯?不說別的,單是一路上的各種稅關,這些年收的稅就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