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遭到里根的指責也能獲准嗎?"我問道。
"哦,他已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我擊敗了,如果我(當時)再能擊敗卡特,我相信透過談判達成的協議能夠獲得批准。"
福特還舉例提到了他解除亨利・基辛格國家安全委員會顧問職務的決定。福特認為解除亨利・基辛格的雙重身份(既是國務卿又是國家安全委員會顧問職務),對恢復政府外交政策機構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領地意識強烈的基辛格對失去一大塊職責感到不受用,但福特認為那種體制早已不適合形勢發展的需要了。
"國家安全委員會建立於1947年,目的是讓總統在白宮擁有自己的智囊機構,以便它能獨立於五角大樓、國務院或其他機構做出評估,從而確保總統不會被官僚機構牽著鼻子走。
"在基辛格身兼兩職時,我們無法對一些建議做出獨立的評估,而且我從來就不喜歡這種從上屆政府延續下來的人事安排。當對五角大樓和中央情報局做(其他)調整的時機來臨時,我告訴基辛格'我打算只讓你保留國務卿的職位,並提升你的副手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接替你在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職務',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福特爭辯說,他這樣做是一個明智之舉,里根政府因"伊朗門"事件而焦頭爛額就證實了這一點。
"如果還讓我事後說點意見,'伊朗門'事件的根本問題之一在於:國家安全委員會把手伸到了不具有法律授權的某些行動領域。國家安全委員會只是一個智囊機構,而不是一個實際職能部門。在制裁伊朗期間,國家安全委員會成了一個實際職能部門,這完全不符合其組織章程的規定。這就是國家安全委員會被人揪住把柄不放的原因。
"說什麼奧利弗・諾斯和他的班子能分析政治上的利弊,這全都是一種開脫……里根總統負有主要責任,竟然允許這樣一個管理不當的可怕範例存在……"
從第一次採訪到2006年5月最後一次採訪,福特一直津津樂道的是:他在執政期間召集了大批能幹之才。他總是自豪地說,他的許多老友在日後幾屆共和黨政府內,都成了擔任公職的要人,諸如艾倫・格林斯潘、迪克・切尼、唐・拉斯姆菲爾德、保羅・奧尼爾、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吉姆・貝克、比爾・科爾曼、卡拉・希爾斯、迪克・索恩伯格、羅傑・波特、戴維・格根等。
他不願意指名道姓說誰是最好的下屬,但在我的堅持下做出了讓步。"最好的應當是迪克・切尼和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真是可笑的一對冤家,這兩位老朋友早就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反目成仇,互相間充其量只是一種禮貌關係。
當問及誰是最差的內閣官員時,福特不假思索地說,是國防部長詹姆斯・施萊辛格,他從尼克松政府留任下來,後於1975年被解職。
福特從來就不喜歡施萊辛格,認為他是一個喜歡用高人一等的口氣對他說話的書呆子。"他是一個讓我感到不自在的人。"福特說,"雖然他頗具才幹,但我們合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