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若生對面身著藍衫,圓臉微胖的少年聞言連連點頭道是。
若生不覺愣住了。
她雖一貫不知國事,可定國公府世代忠良,蘇家一門俱是鐵骨錚錚之輩,她卻還是知道些的。
大胤這幾年雖則天下安泰,歌舞昇平,但一直以來都同東夷國水火不得相容。東夷地處偏僻,只有國都一帶水草豐美,牛羊成群,至於其餘地段土地皆為貧瘠,百姓日子貧苦。故而大胤就成了東夷國君眼中的一塊肥肉,哪怕不能盡數啃下,也好過連肉湯也無。
東夷人彪悍兇猛,歷代國君更是驍勇善戰,因野心勃勃,數次發兵大胤。
蘇家男兒鎮守邊庭,以血肉之軀抵禦外敵,多次將東夷大敗而歸,從此名揚兩國。是以蘇家每一代的男丁,自六七歲上下便會被送入軍中訓練,許多人年不過十二三就已上過戰場。
若生隱約記得,連年來,大胤同東夷之間征戰累累,但最出名的戰役當屬近二十年前的那一場鏖戰。
東夷國君親自披掛上陣,然而最終卻是不敵彼時尚且只是位皇子的嘉隆帝,被一劍斬下首級,死不瞑目。東夷大軍慘敗,損耗泰半後灰溜溜退回東夷。
後來嘉隆帝即位,這樁戰役就愈發成了美談。
如若生這般年歲的孩子,幾乎都曾聽過這些往事。
但她記得更牢靠的卻是三年多前的那一場戰役。
時值宣明十三年的深秋,後繼的東夷王再次捲土重來,妄圖攻陷大胤邊塞城鎮。
定國公蘇重誨攜子領兵迎敵,終大敗東夷,不辱蘇家祖訓,再次護住大胤邊庭,守得大胤天下平安。
然而這一回,他們卻未能凱旋而歸。
東夷軍隊元氣大傷,再次偃旗息鼓。大胤卻也傷透了元氣。
若生記得,這一場驚變,史稱“燕門之變”。
蘇家折損了三個人。
身為統帥的蘇將軍行軍途中舊疾復發,撐著病體將東夷大軍趕出燕門之外後,終於也還是不支倒下。長子隨軍多年,此番也不幸為國捐軀。蘇二郎重傷而歸,悲愴之下病情加重,於回京半途,不治身亡。
訊息傳回京都,天下譁然。
若生當年尚不足九歲,聞聽這事,亦不由悲從心來。
縱死猶聞俠骨香,不論何時,英雄總是值得人敬重的。
更何況,蘇將軍為人善良耿直,膝下五個兒子,長子跟三子卻都是他收養的孩子。舊部戰死後,他便收養了遺孤,視若己出,悉心教導,從無偏頗。
然而禍害遺千年,好人卻總是命不長。
若生禁不住沉默了下去,良久方道:“賀公子不必在意,往後將那貓看好了便是。”
賀鹹原見她不說話,以為是氣惱著,不曾想一開口就得了這麼一句話,反而愣了愣,旋即反應過來便連聲謝過,這才匆匆而去。提著長衫一路小跑,他在林間找了好一會才追上了蘇彧。
見著了人,賀鹹便想說話,可一開口嘴裡就只剩下“哈——哈”的喘氣聲。
累癱了!
蘇彧聽見響動停下步子,轉身看他,感慨道:“元寶滿身的肉,跑得卻比兔子還快,你倒是走幾步就要喘氣。”
賀鹹欲哭無淚:“五哥,我也沒胖成元寶那德行呀!”
他不過是自幼就生得肉些,長大了也還是這般模樣,一張臉偏又是圓圓的,生得又白,愈發顯得胖了而已,豈能被如此歪曲?賀鹹就哭訴起來,抵死要蘇彧改口。
懶洋洋窩在蘇彧懷裡的肥貓元寶打個哈欠,充滿嘲諷意味的“喵”了聲。
賀鹹嘴角抽抽,“這貓八成是成精了……”
元寶猛地衝他亮了亮爪。
賀鹹一僵,躲去蘇彧身邊,小聲問:“元寶真是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