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連忙把兩塊古玉拆開,果然如我所想,那兩個蓮花花心之下,竟有一行毫不起眼的小縫隙。不過被蓮花給擋住了,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
“古玉里頭可能蘊藏著重要線索。”我說道:“我們得想辦法讀出其中的字跡來。”
“簡單。”唐依依說道:“砸了,不就能看見了嗎?”
“廢話。”安靜不滿的道:“這是國寶,砸了就是犯罪。要動腦子知不知道?”
唐依依氣的呲牙咧嘴:“我就砸了,你有種報警。我還要把你家給砸了呢。”
我一陣頭疼,連忙勸兩人。萬一打起來,我和開小差可就遭殃了。同時在發愁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啊。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唐依依和安靜,就像兩個大公雞,誰也瞧不起誰。
最後還是安靜出了個主意,她們文物管理所,有專門對古屍進行掃描成像的儀器,或許可以試一試。
我立刻贊同。
不過人多了,不方便進文物管理所,所以最後商量,就我和安靜一起去,兩人就在這兒等候。
想通了這一點後,我們匆匆忙忙就前往文物管理所。辦了好多手續,最後才終於允許使用裝置。
古玉實在太小,不是一般的困難。將兩塊古玉合二為一,放在掃描臺上,儀器便開始工作。
也就五六分鐘吧,掃描結果出來了,不過又要用十分鐘左右來刻片子。
事成之後,我們擔心這兒不安全,就返回安靜家中。
將片子卡在窗戶玻璃上,可以比較清晰的看到上頭真的有字跡。雖然模糊不清,不過我還是將字跡臨摹下來。
安靜在大學的時候專攻銘文,對古文字進行了修復處理之後,一行詩呈現在面前。
兩個古玉,果然是一對,每一塊古玉之中,都藏著一半詩詞。
醉臥棺材百餘載,西南隅裡釀天災。
啥意思?
開小差咬著菸屁股:“喝醉了躺棺材裡躺了一百年?這特麼醉鬼刻上去的?”
我搖頭,應該不是表面意思那麼簡單。
我看了看唐依依和安靜,兩人眉頭比我皺的還高,看來也不清楚。
“去找古詩詞專家。”開小差建議道。
我再次搖頭:“這其中應該有典故,咱們得先找到這句詩詞的典故,說不定就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
開小差說我熟讀唐詩三百首,也沒見過這句詩詞啊。
唐依依罵道腦殘,唐詩三百首隻收錄唐詩,你確定這是唐詩而不是宋詞?
開小差罵還殭屍呢,跟我扯詩詞,你這是板門門前耍大斧,對牛彈琴。
我看唐依依笑的要抽過去了。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若是古詩詞,肯定能搜到的。不過我百度了一下,並沒有搜出來,結果全都是棺材的。
安靜忽然說道:“我想起來了。你們知道王恭廠嗎?”
她怎麼忽然扯到王恭廠了?
“王恭廠的衚衕,在古時候有個稱呼,叫棺材衚衕,你們覺得……這個棺材有沒有可能是王恭廠?”
安靜這麼一提醒,我也想起來,以前的確聽說過北京棺材衚衕。
現如今的棺材衚衕,已經改名為光彩衚衕了,大概覺得不吉利吧。在城東南隅。前王恭廠,后王恭廠之間的小道兒。
聽人說古時候那段經常死人,而且大部分都是窮人,買不起草蓆和棺材,有大興那邊的車伕就幫人處理無名屍,拉到棺材衚衕這邊,直接給埋了。所以才有了棺材衚衕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