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母女兩人走了,殷夫人橫了兒子一眼,“怎麼,家裡妹妹不夠多,上趕著往外面兒認親?”
殷陸離擺弄著剩下兩根篦子,玩世不恭地說到,“那不如就娶進來,做媳婦兒也行。”
殷夫人一口茶差點兒噴出來,一把拉過他,“你認真的?”
言畢嘆了口氣,又繼續道,“我倒不是看不上鄒家的門第,咱們家原也不指望媳婦兒撐門面,而是她那對爹孃太令人作嘔了,這樣的人家,真是給我提鞋我都看不上。”
“我不就是瞧她可憐麼,再說了,娶媳婦兒而已,娶誰都一樣,找個聽話的回去孝順你,也省心不是。”
使勁戳了下他的腦門兒,殷夫人正色道,“什麼叫娶個聽話的孝順我,我屋裡的丫鬟婆子不好使麼,要花那麼多錢行俠仗義?我告訴你,婚姻大事,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若是娶進來便好好待人家,別叫人覺得剛出了狼窩又進了虎穴。”
殷陸離嘻嘻哈哈應著,“知道了知道了,我不會虧待她的。”
他是真覺得鄒彤不錯,他們家從戍地來,偏遠地方民風剽悍,那兒的姑娘也都潑辣,而京都貴女一個比一個驕縱,便顯出鄒彤的與眾不同來了。
他不是個糊塗人,什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殷二少爺這兒可不好使,他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行軍打仗的,找個太嬌氣或是太不聽話的,家宅不寧,哪有心思奔戰場。
殷夫人是麻利人,既然兒子相中了,她回家就託人到鄒家去說和。
鄒夫人都傻了,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那個八竿子打不出個屁來的姑娘居然這麼好命,先是被三公主瞧上了拉進宮做手帕交,之後又入了殷家的眼。
鄒彬和鄒侍郎則是喜笑顏開。
訊息很快傳入宮裡,安寧拉著鄒彤的手笑道,“我聽說殷陸離親自上門提親,京都一眾未出閣的閨秀心裡都要嫉恨死你了呢。”
見她低頭紅著臉不說話,小姑娘這才意識到不對,“怎麼,是不滿意麼,你不喜歡殷陸離?”
這幾日安寧光顧著把鄒彤從顧家那個泥潭拉出來,卻忘了問她是否願意去殷家。
搖了搖頭,鄒彤愈發不好意思,“我...我只是覺得我配不上殷公子,殿下,你覺得他會真心喜歡我麼,還是因為你們有意撮合,或是別的什麼?”
想著自己身上也沒有什麼值得殷家圖謀的,若說是為了睿王府就更不可能,殷夫人要是想巴結睿王,何必拒絕宜芳縣主呢。
安寧一時也回答不上來,若說只見一面就瞧上了,也確實不可能,思考了一下只得實話實說,“我不知道。”
“但有一點我可以確定,殷夫人是個好人,殷國公雖然也有妾室,有庶子庶女,可他並沒有寵妾滅妻,對殷夫人也很尊重,所以家中的關係並不複雜,殷陸離就更不用說,他的風流都是表面上的,實際除了打球射獵,也沒什麼不良嗜好,我阿兄每日跟他待在一起,對他為人最是清楚不過了,這樣看來,不論他現在是否喜歡你,你以後都不會虧待你。”
女子嫁人多半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正能自己挑選的並不多,但不代表這樣的選擇就不會幸福。
用她阿孃的話來說,只要對方人品貴重,秉性善良,大家好好過日子,就算不是琴瑟和鳴,也必當舉案齊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