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會親自下廚,其實只是想跟這一家人聊上幾句。
「不要有那麼大的壓力,當官的不當官的都是人,都要吃五穀雜糧。都是一張嘴一雙眼,沒有誰是三頭六臂。」蘇玄笑道。
「大人應該不是化州的官吧?」齊盛問道。
「京城來的,奉旨前來搶險救災。」蘇玄說道。
「原來是欽差大人!」齊盛嚇得立馬就要站起來。
京城來的官,那一定是大官吧?
指不定比常波開那酒囊飯袋的官職還要高!
在當官這一行裡面,蘇玄已經是位極人臣了。朝中地位跟他相差無幾的,也就只有一個白幽了。
「這幾年大炎王朝的光景都還不錯,我見你們家中也沒個餘糧了,怎麼回事?」蘇玄問道。
齊盛大致的說了一下緣由。
原來他拼了十幾年,也就蓋起這一做小院子而已啊。
對於這一點,蘇玄倒是非常感同身受。
房貸,車貸……
「其他老百姓家中也是這麼個情況?」蘇玄問道。
「家裡真正能有餘糧的,都是那些地主豪紳,那些當官的富貴人家。普通老百姓,家裡真沒多少餘糧。」齊盛說道。
「為何如此?」蘇玄問道。
「因為老百姓沒有自己的耕地啊,都是為地主打長
工的。若非這些年免除
了這麼多的賦稅,我們這樣的人,能不能吃上一口飽飯還是一說呢。」齊盛道。
原來免除賦稅真正方便了的,是那些地主階級啊。
蘇玄推行的幾條國策,又能給老百姓帶來多少真正的實惠呢?
知研院辦的風風火火,國內生產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可卻肥了那些有錢人的口袋。
這種問題早就根深蒂固了,確實非常難以解決。
蘇玄與齊盛聊了許久,透過他的口中,真正瞭解到了化州老百姓平時的生活。
所有人差不多都一樣,勉強混個溫飽。
如今年關已過,今年已經是永樂二年。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眼的功夫,蕭靜寒竟然上位快兩年了。
景陽十三年並未改年號,而永樂元年其實是蕭靜寒上位第二年的時間了。
再有一年的時間,朝廷就有可能恢復徵稅。
景陽帝有能力調和天啟年留下來的各種矛盾。
可蕭靜寒未必有景陽帝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蘇玄跟蕭靜寒已經是君臣不和了。
他自己能做多大的事情,他最是清楚。
他看向屋外,天色陰沉。
什麼盛世?
連一朝風雪都扛不住,能叫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