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民心裡暗自決定,等一會兒向南走了,一定要打個電話給劉其正,把他好好罵一頓!
“嗯,都已經報名參賽了,現在不去也不大好。”
向南點了點頭,他似乎看出了孫福民的擔憂,反倒寬慰道,“老師不用擔心,只是一次小比賽而已,我主要還是想出去見見世面。”
孫福民聽了,心中苦笑:出去見見世面,什麼時候不可以,非得用去參加比賽的方式?這要是一不小心失手了,找誰哭去?
就在這時,坐在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康正勇忽然開口了,他笑道:
“師公不用擔心,老師的古陶瓷修復技術好著呢!”
老師的老師,當然就是師公了,孫福民的年紀擺在這裡,康正勇喊出來,那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孫福民聽了這話,眼前一亮,此刻他也懶得計較康正勇怎麼稱呼他了,連忙問道:
“小康,這話怎麼說?你從哪裡知道的?”
“我們跟古陶瓷修復中心一個樓上一個樓下,還是認識一些人的。”
康正勇偷偷看了一眼向南,見他沒有不高興的意思,便放開了說,“有一個女修復師,大家都叫她小喬,她跟老師是一個修復室裡的。”
“每次一到吃飯時間,她就會在食堂裡大聲抱怨,說老師天天加班,而且修復古陶瓷時速度很快,別人要花半個月才能修復的古器物,老師兩三天就搞定了,最關鍵的問題是,修復的水平還很高。”
“哦?”
聽到這裡,孫福民放心了不少,饒有興致地問道,“怎麼個高法?”
“具體的我也說不上來。”
康正勇伸手撓了撓頭,想了想,又說道,“前幾天吧,那個小喬又在食堂裡大呼小叫,說老師修復了一件宋代的金毫建盞,據說已經達到了商業修復的水準,而且只用兩天時間就修復完成了。”
頓了頓,他覺得可能說得還不清楚,又補充了一句,“老師的修復室裡,還有一個資深修復師老戴,這老戴也親口承認了自己不如老師厲害。”
說起這些,康正勇還是感覺很驕傲的。
自己的老師越厲害,越是證明了自己當初的選擇沒有錯,跟著厲害的老師,那才有前途!
康正勇絲毫沒有察覺,他的師公,孫福民已經是一臉驚駭。
他雖然不懂古陶瓷修復,但一些基本的常識還是清楚的。
比如說,古陶瓷修復行業的從業人員,在華夏國內總共也不過兩三百號人,這些人當中,能稱得上資深修復師的,不超過一百人。
而在這一百個人當中,最多也就十來號人的水平,能夠達到最頂尖的商業修復水準,也就是行內人士常說的無痕修復。
學了兩個月古陶瓷修復,就達到了商業修復的水平?
而且,修復的還是價值兩三百萬的宋代金毫建盞?
這一刻,孫福民感覺到了來自自己得意門生向南的深深的惡意:
你的確是偏科了啊!
你最有天賦的,應該是古陶瓷修復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