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章 貴得離譜 (為盟主篠雨婉楠加更2/3,今日更新完畢)

“腹口處飾兩週暗弦紋,腹下近底處有兩週暗弦紋。器表釉色因土蝕不均,從區域性釉面觀察應為天青釉。”

“器物裂成七瓣,且大小不一,一足已斷裂,並未遺失。”

頓了頓,向南繼續表述修復方案,“該陶瓷器物的修復步驟分別為清洗、拼對粘接、補配上色……”

“行了,行了!”

向南還沒有開始展開敘述,另一位專家方啟華便打斷了他的話,他問道,“這些我們都懂,你就別說了,你就說說,你是怎麼判斷出這是宋代汝窯三足洗的?”

向南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了,難怪之前那個中年人黑著臉說刁難人呢,果然是刁難人啊!

這是古陶瓷修復理論知識考核,怎麼還要敘述怎麼判斷汝窯三足洗的?

這又不是古陶瓷鑑定考核!

不過,想歸想,他卻是沒有遲疑,立刻就脫口而出:“判斷這隻三足洗是宋代汝窯瓷器,是因為它同時滿足了汝窯瓷器裡面的‘香灰胎’、‘天青釉’、‘芝麻釘’和‘冰裂紋’四個特徵。”

汝、官、哥、定、鈞窯,這“五大名窯”中,汝窯居首。

作為皇家御用珍品,汝窯燒造的陶瓷器物,在南宋的《清波雜誌》中,就已有“近尤難得”的記載。

在如今的收藏界中,更是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的說法。

這是因為,汝窯瓷器的釉色是獨一無二的,其它的窯口根本就燒不出來,一般稱之為“淡天青色”。

儘管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每一件汝窯瓷器的釉色都不完全一樣,但基本都是趨向於淡天青色,這也是宋代汝窯瓷器,之所以會受到人們器重的最關鍵的地方。

天青釉色的汝瓷器物,主要燒造於北宋宋徽宗時期,徽宗皇帝趙佶對藝術十分精通,他本身就擅長書畫,汝窯瓷器的淡天青色正符合他的審美趣味。

香灰胎,這個就很好理解了,說的是宋代汝窯瓷器的胎色,就像香灰的顏色一樣。

這一點,從三足洗碎片的斷口處,就可以看得出來。

至於芝麻釘,就是這隻三足洗底部的那五個釘痕了。

實際上,除了瓶、盞託等少數一些陶瓷器物,會採用墊餅墊燒,從而導致圈足底下無釉色之外,汝窯瓷器中的絕大部分器物,都是採用“裹足支燒”。

所謂“裹足支燒”,即是器物底部滿釉,這樣就不可能用墊餅來墊了,否則,燒成後器物跟墊餅粘在一起就拿不下來了,所以就採用小支釘支在底下的方式,來入窯燒造。

這也是宋代汝窯瓷器的一大特色,其他的窯口根本無法仿造出來,就連仿得最好的乾隆官窯,在仿造汝釉瓷器物時,也需要採用支釘加墊餅的方式來燒造。

至於冰裂紋,也是汝窯瓷器的一大特點,汝窯瓷器的釉面之上,普遍都有開片,片紋不一。

如果這隻三足洗,只是出現了天青色或者冰裂紋,又或者是香灰胎、芝麻釘四者中的一種,那還無法完全肯定這是宋代汝窯的三足洗。

但現在這四個特徵全都出現了,那向南當然可以一口咬定,這就是宋代汝窯的三足洗!

而且,還是貴得離譜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