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一邊閒聊一邊往前走,很快就來到了博物院附近的一家小餐館裡。
吃過飯後,時間已經不早了,錢昊良和老周各自回家,向南離得最近,便一個人晃悠著回到了賓館。
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這邊的招聘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來的時間裡,向南便躲在丁春城的青銅器修復室裡,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戰國青銅鏤空龍紋戈的修復之中。
這件戰國青銅鏤空龍紋戈,早之前已經被向南配補完畢,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補全戈頭鋒刃部位的鋸齒殘缺,以及殘損的鏤空龍紋。
戈頭鋒刃部位的鋸齒殘缺雖然比較難修復,但向南在鳳凰城博物館修復青銅劍時,曾經親手修復過了一次,因此,整個過程雖然比較精細,也比較麻煩,但畢竟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含量,花了半天時間就已經補全完畢了。
而殘缺的鏤空龍紋補全,就比較複雜了。
這件青銅戈後方的鏤空龍紋由十多條單足夔龍扭曲纏繞,形成一箇中空的圓球狀,殘缺的那一部分,無論是焊接還是用蟲膠漆粘接,都沒有辦法保證強度,因為粘接(焊接)的接觸面實在太小了。
當然,這些困難還要先放在一邊,向南先要解決的是,將這鏤空龍紋殘缺的部分補全來。在這一點上,之前向南在夏振宇夏老爺子的幫助下,所觀摩的那麼多戰國鏤空龍紋青銅器,就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在補配材料上,經過幾番比較選擇,向南最終選擇了樹脂。由於夔龍身上有一道道細膩的類似龍鱗的紋飾,使用樹脂補配,可以確保紋飾的精美。
鏤空龍紋的殘缺部位,向南將其製作成了一個整體,然後小心翼翼地使用蟲漆膠粘接在原器物的鏤空龍紋上。
當完成了這一步,接下來的修復工藝,相對而言就要簡單許多了。
花了整整三天時間,向南才將這件戰國青銅鏤空龍紋戈給全部修復完畢。
此刻再去看時,這件戰國青銅鏤空龍紋戈渾身呈現出淡淡的墨綠色,鋒刃處寒光閃閃,顯示著它依然鋒利如初,而在戈頭上,則依然有著斑斑鏽跡,一股厚重的年代感撲面而來。
向南再仔仔細細地上下檢查了一遍,沒發現有什麼遺漏之處後,這才將這件青銅戈放進古董盒中,然後帶著它來到了丁春城的辦公室裡。
“嗯,這麼快就修復好了?”
丁春城正在辦公室裡看資料,抬頭看見向南之後,忍不住吃了一驚。
他放下手裡的資料,然後伸手將古董盒從向南的手中接了過去,把青銅戈從裡面取了出來,然後又從辦公桌裡拿出一把放大鏡,對著青銅戈細細地看了起來。
“嗯,不錯,不錯!”
丁春城將這青銅戈從上到下看了一遍之後,連連點頭,“青銅器文物之中,越小越難修復,你能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裡,就將這件青銅戈修復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錯了。”
“尤其是這鏤空龍紋的配補,看不出絲毫破綻,看來你對戰國龍紋的歷史,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說著,他抬起頭看了向南一眼,笑呵呵地說道,“作為一個文物修復師,不僅要在技術上下功夫,而且還要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這一點你做得很好!”
向南笑著說道:“老爺子這麼說,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