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見地圖位置,驚訝道:“魏軍要渡過淯水,走魯山安樂之間的通道?”
“那豈不是不退反進,偷襲我們的後方?”
諸葛亮出聲道:“沒錯,這正是司馬懿的風格,他想透過這次出兵,逼我們放棄宛城。”
黃忠疑惑道:“我雖然不怎麼懂兵法,但這似乎有違常理啊。”
“俗話說圍魏救趙,乃是攻敵必救,他就不怕我們不管後方,直接連通洛水,將其反而封死在淯水東岸嗎?”
“還有就是上次他被丞相伏擊火攻,差點葬身谷中,如今還是一樣的方位,一樣的切入點,他就沒有顧慮嗎?”
諸葛亮失笑道:“將軍還說不知兵,依亮之見,將軍可比很多謀士強多了。”
“司馬懿此人多疑,尤其是這幾次交戰處於劣勢,更讓其疑神疑鬼。”
“他為了預防被我猜透想法,如今換了行事風格,即透過出兵影響我的決定,讓我在調兵中露出空檔。”
“他這次出兵,八成只是佯攻,只是為了讓我離開宛城,然後立刻回兵,配備宛城的郭淮對我們進行一次總攻,從而解開宛城之圍。”
“這次交戰,雙方的出發點就不一樣,我們只要在這裡拖死魏軍,即使不勝,也算達到了目的。”
“但司馬懿不一樣,他必須要削弱我們實力,給長安通道開啟生路,所以他必須要贏,這決定了他選擇並不多。”
“如今他所期望的,便是在兵力調動中尋找我的破綻,要達到這個目標,他所要做的,就是要騙我動起來。”
“所以如今我不變應萬變,若想司馬懿入彀,我就要佯動,反過來利用他的空檔。”
“所以我會先起兵,然後一日之內返回,此時司馬懿必然主力埋伏在宛城,趁機衝擊你的後軍營帳,各個擊破。”
黃忠目光一閃,“若是這樣.”
諸葛亮出聲道:“一來一去,大概有一天多的時間差,期間只能靠將軍獨自頂住。”
“而且若是我走得不夠遠,魏軍也不會出來。”
“我雖然會給將軍儘可能留下火器弩箭,但兵力方面也不能留太多,不然魏軍不會上當。”
“所以這一天多的時間內,將軍將沒有任何援軍相幫。”
“當然,若將軍有所顧慮,我們兩個可以互換旗幟,由將軍佯攻,由我留下來面對魏軍。”
黃忠聽了,毫不猶豫道:“丞相放心,便交末將好了!”
“如今天下將定,立功的機會越發少了,我的年紀也大了,打不了幾年仗了,我一定會抓住這次機會,在丞相回來之前阻住魏軍,甚或將其擊敗!”
諸葛亮聽了,點頭道:“好,那亮便一切拜託將軍了!”
“將軍凡事小心,千萬不要硬打猛衝,只有活著,才能完成軍令啊。”
與此同時,司馬懿也帶軍趕到了完成,和郭淮合軍碰面了。
郭淮慚愧道:“前日淮沒有料對晉軍動向,卻是讓一支軍去打武關了,特向大將軍請罪。”
司馬懿道:“無妨,你這次表現,已經是遠超我的預料了。”
“咱們這一路沒有問題,但其他兩路,卻是有了大麻煩。”
“所以咱們必須要儘早退回長安,不然再過半個月,等晉軍增兵,咱們便走不了了。”
郭淮為難道:“對面似乎早就料到了,所以在宛城北面構築了一條防線,若是我們往武關退走,其必然伺機偷襲我們。”
司馬懿道:“沒錯,而且晉軍人多,不可力敵,所以我們要先調動開他們一部分兵力,才好撤退。”
“我會做出東進淯水,直攻魯山,攻入豫州,威脅壽春鄴城的姿態,逼他們回防。”
“他們至少會派出半數兵馬後撤,此時我會在渡河途中急速趕回,然後合併攻擊晉軍方向,扯開西進的歸路缺口。”
“當然,因為晉軍有火箭報信,我們可利用時間很短,只有一天甚至半天的時間。”
“所以我會留一部分精兵給你,不管半天內我趕沒趕回來,你都要帶兵攻打晉軍防線,先削弱其實力。”
“諸葛亮可能會留大將防守,你必須要將其打敗,才能為我們打出一條生路來。”
郭淮聽了,出聲道:“大將軍放心,淮必然不辱使命!” 司馬懿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