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前線的戰報每日都會送達到梁帝的手上,從戰況的整體來看對於梁朝而言還是不利的,雖然豫王已經同廣遠軍合兵一處止住了下唐和西涼聯軍的攻勢,但是東南十六州的國土已經淪陷。訊息在大梁國內流傳,百姓們無不人心惶惶。每日的早朝,爭論的最多的就是關於戰事,一連數日梁帝的腦子都快炸開了。
梁帝今年已經五十一歲了,自從他二十歲登基繼皇帝位到今年已經整整三十一年了。在前二十年的時間內,梁帝可以說是一位稱職的皇帝,國土沒有失,百姓也算是安居樂業,雖然同周邊國家偶有齟齬,但基本維持了平穩的狀態,在二十年的時間內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直到十年前,下唐不宣而戰強佔鄞州,這算是梁帝帝王生涯的一大汙點,好在有豫王和他的玄甲軍,在鄞州被強佔多年之後終於透過奇襲重新收復了失地。接著豫王又率軍滅掉了東胡,讓大梁的陸域面積得到了擴充套件,成為梁帝繼位以來國土面積最大的時候,這足以煥發梁帝的勃勃雄心,也足夠讓他青史留名。
可是就在梁帝五十一歲的時候,更為龐大的戰端就這麼開啟了,而且一開戰梁朝就節節敗退,雖然還不至於亡國的風險,但是梁帝為此也是憂心忡忡。旬月以來梁帝日日都為戰事而煩憂,整個人也是憔悴不少,好在終於又一件喜事兒發生了。
襄王妃在梁歷31年的是三月初春誕下了一名男嬰,這著實是喜事兒一件,梁帝終於成功升格為爺爺了。梁帝抱著男嬰是難掩喜悅之情,他畢竟已經年過半百了,太子已逝,沒有留下任何子嗣;老四連王妃都沒有納;老六和老七的王妃和側室也是一直沒有動靜。
“還是老五爭氣!”梁帝一開心就將襄王升格為七珠親王,這已經是親王品階之中最高的等級了,再往上便是東宮太子的位置。
有了皇孫了,這是皇室的大喜,梁帝決定要好好慶賀一番。至於排場,那自然是怎麼大怎麼來,在梁帝看來,極盡奢華才能展示出他對於這個第一皇孫的喜愛。
可是戰事吃緊啊,東南前線正打得不可開交,皇城裡竟然要舉辦盛大的筵席,為的不過是慶祝一名男嬰的誕生。為此一些朝臣還是提出了反對意見,這其中就以廖臻和江維楨為代表,他們的理由很充分
但同時也很單一也很不近人情。在少數派看來,眼前的第一大事就是舉國大戰,只有徹底擊敗了敵軍,安頓好國防、整飭好民生,才可以舉行筵席。
“原來在廖大人看來,皇室有喜也不過是同尋常人家一樣,多了一張吃飯的嘴咯?”陵王向來同襄王不睦,按理說對於取消慶典這種事,他就算是保持緘默也不應該直接出言反對的。
“陵王殿下此言差矣!襄王妃誕下皇孫不僅是皇室的喜事更是大梁的喜事......”
“那麼請問廖大人,你為何一意反對呢?從你的言辭來看,根本就是前後矛盾、毫無道理!”
“聖上,微臣一直都認為在三國交戰的關鍵時期不宜大肆舉行慶典,這樣會寒了前線將士們的心!”
“所以,朕得了皇孫這種事就只能偷偷摸摸的藏著掖著了?”梁帝對於廖臻等人的諫言已經是頗為不滿,若不是他強忍著,只怕這會兒已經發作了。
“啟稟聖上!”關鍵時刻總是需要蔡相出來打圓場,“廖大人也是一心為公,絕無死心,他所顧慮的不過都是家國而已。但是聖上喜得皇孫也是皇族的大事,舉辦慶典也是昭告天下替皇孫正名,這慶典也是不能不辦的。”
還是蔡權識大體!梁帝臉色稍霽,此時張淮遠出列諫言道:“啟稟聖上,微臣以為蔡相所言有理,皇室之事沒有小事,正是因為前線戰鬥正酣,我們才應該為皇孫好好慶賀一番,這麼一來正是彰顯我大梁國運、國脈永續!”
“說得好!”梁帝對於張淮遠的話頗為受用,“就這麼定了,朕要好好舉行慶典慶賀一番,此事交給禮部全權處理!”
“聖上!”廖臻還想據理力爭,可是蔡權及時制止了他。
梁帝頗為不耐的看了廖臻一眼,甩甩袖子就自行退朝了。眼看自己的勸諫毫無用處,心中不甘的廖臻大步離開了大殿,不跟任何人言語獨自離開皇宮。
張淮遠看著廖臻的背影對陵王說道:“此人也是出自青山書院,脾氣倔強,更是豫王殿下的得力臂膀。這種人就是牛脾氣,一條道兒走到黑,不見棺材不落淚,殿下可是要提防著點兒。”
“阻攔我大計的人都只有一個下場。”陵王朝張淮遠使了使顏色便離開了,他要入宮就見閔妃。
張淮遠對著陵王的背影一鞠躬,臉上是心領神會的表情。
說起來梁帝也是許久沒有到詠福宮來了,不過閔妃對此並不介意,她這些日子以來心情很是不錯。若是要問為什麼,那還是主要在於豫王的戰績了,這其中的聯絡,明眼人都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