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四十七章 吊橋激戰(下)

這一連串的動作真的是眼花繚亂,可惜的是效果有些勉強,宣韶寧的能力不俗,可令狐潮的本事也不小,就在宣韶寧來到自己頭頂上的時候令狐潮已經做好防備。

鈞烏刀鋒劃過,令狐潮的身子擦著刀鋒而過,一道鮮血噴濺出來,宣韶寧踢翻一名下唐兵之後落地。一隻耳朵隨後就掉落在了宣韶寧的腳邊,從耳朵到人群之中一路上都是點點滴滴的鮮血。宣韶寧雖然最終還是失手了,可是也沒讓令狐潮好過,直接削掉了令狐潮的一隻耳朵。

疼痛難忍的令狐潮躲入人群之中,手下的將士們立刻朝宣韶寧圍攏過來。危難之際,及時趕到的還是張涵山,他已經從一名倒地而亡的下唐將士的脖子上拔出了鏟子,左右手各持一把舞得虎虎生風,一時間沒人敢輕易靠近。

除了張涵山之外還有紀問寒,宣韶寧對於張涵山的表現是習以為常了,但是見到紀問寒趕到自己身邊來幫忙的時候還是頗為驚訝的。這小子成長得夠快的,不過是三場戰鬥而已,他已經能做到有勇有謀了,實屬難得,宣韶寧料想自己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可是遠遠不及的。

三個人組成了一個小小的戰鬥圈,相互引為攻防,一時間倒是讓敵人無法近身。不過這一個戰鬥圈畢竟是暫時的,他們只有三人,可是敵人有上百人,若是沒有後援戰敗身死是遲早的事兒。

段朗及時的高喊“牽機衛的兄弟們,拿出本事來啊!”這句話已經是他第二次喊出來了,原先以為不過是自己的一個自我鼓勵,只有牽機衛的將士們才知道這是一個統一行動的口號。

就在段朗喊完之後,一半的牽機衛將士竟然直接拋棄了盾牌,舉起雙手,左手拉扯右手,頓時一陣小小的弩箭雨就從牽機衛的戰團之中射出,讓東城城頭的那些下唐守將們猝不及防,死傷無數。

這便是牽機衛準備的第二道戰鬥裝備——袖弩。這是透過對常規的弩箭的改良而製造的適合佩戴在手臂上隱藏的小型弩箭,由一條牛皮帶子纏繞在手臂上,然後弩箭的發射口上共設定四個位置能同時發射四支弩箭。

這袖弩是小巧便於攜帶,而且出手能出其不意,但是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其一隻能是一次性攻擊,在射出四支箭之後便需要較長時間來重新補充箭鏃,這一段時間便會讓使用人暴露在敵人的攻擊範圍之內;其二弩箭的箭簇身形細小,四支箭才能拼成一支尋常弩箭的大小,加上袖箭的後坐力不及尋常弩箭,所以袖箭的攻擊力也是有限的,只能在近距離攻擊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如此一來,牽機衛的將士們便算是豁出去了,在完成一輪的攻擊之後,剩下的另一部分的牽機衛將士們立刻上前用盾牌護住自己的袍澤,不過這一段空隙之中,東城城頭的下唐軍已經發動了反擊。沒有了盾牌的保護,同時和自己的袍澤隔開了一段距離的牽機衛將士們極難躲開密集的箭雨。

有所傷亡也是在所難免,陸翔帶著牽機衛的將士們用同樣的辦法不斷逼近東城同時對城頭的下唐守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壓制,使得靖義軍成功越過吊橋的中心朝著東城方向不斷推進。

令狐潮的傷勢不算重,但是面對著這些不要命的梁人,他心裡已經開始發憷,正在思襯著如何應對卻感覺吊橋又一次出現晃動了。這一次的晃動是出現在東城這一半的吊橋上,令狐潮朝著吊橋的中間看去,明顯看見吊橋開始緩緩升起來了。

死的!沒有自己的命令誰敢擅自升起吊橋?令狐潮想要朝著城頭喊話,但是快速抬升的吊橋已經讓他站不穩了。此時若是直接升起吊橋對於東城內的下唐守軍來說是好事,他們可以將敵人徹底隔絕在城外了,但是這麼做的代價也是不小的,吊橋升起之後,不僅僅是敵人還包括自己的佔戰友們都會玉石俱焚,當然這其中還有可能包括他們的統帥。

紀問寒是第一個倒下的,他實在是站不穩了,順著吊橋傾斜的方向就朝著東城城內滑進去。宣韶寧想要拉住他,可是他也已經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張涵山自然是明白東城下唐守軍的意圖了,如法炮製的手法相隔的時間也太短了些,這個招數靖義軍在一個時辰之前剛剛用過。

怎麼能這麼輕易就讓你們得逞?張涵山順著吊橋就滑下去,同時揮動自己的手臂將一柄鏟子照著吊橋基座的鐵索絞輪就擲出去。鏟子破空而來,撞開了企圖阻擋它的兩名下唐守軍之後穩穩的插入了絞輪之中,到鐵鎖鏈滾動到了鏟子的位置就被鏟子給擋住了,於是乎,吊橋的升起也就此停止。

吊橋停在了半空中,任憑是誰都難以再戰鬥下去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身體不要下滑得過快,不然一頭撞在吊橋的基座上估計小命也是不保的。

吊橋這麼一升一停讓原本站在吊橋上的大多數下唐將士都摔得七葷八素,僥倖的不過是滑到了基座的位置,不幸的那些已經從側面直接掉下橋去了。

紀問寒就摔倒在基座的位置,他是屁股著地,痛是痛的,好在沒有受多嚴重的傷害,只是一時間站不起身。在紀問寒的身邊都是同他差不多的下唐軍,他們只要一抬頭就看見自己一側混進這麼一個敵人來,一定會有人打算將紀問寒除之而後快的。

果不其然有一人已經站起身高高揚起砍刀站在紀問寒的身後,他打算一刀下去直接要紀問寒身首異處。刀光接著夜色顯得格外的迷離,刀鋒劃過,接著爆出了點點火光,那名下唐士兵整個人已經飛到一丈開外的地方。

紀問寒這才回頭看去,保護在他身後的正是宣韶寧。在屠刀舉起的瞬間宣韶寧直接抽刀讓自己從吊橋上頭飛下來,一腳將那名下唐兵卒給踢飛,那柄砍刀最終砍在了吊橋的橋面上。

“宣大哥!”

“保護好自己,若是你不能做到,那就只能我來了!”

宣韶寧扶起紀問寒並肩戰鬥,在與敵人戰鬥過程中宣韶寧看見已經有人打算拔出那柄插入絞輪中的鏟子,想要上前阻止,結果聽見張涵山吼道:“別愣著,那一邊交給你了!若是讓吊橋升起,軍法處置!”

宣韶寧扭頭看見的是張涵山孤身一人衝入了下唐軍中然後朝著另一側的絞輪拼殺過去,他想做什麼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宣韶寧無奈,只好同紀問寒配合著朝著已經有鏟子在的絞輪的位置殺過去。

在另一側的吊橋上,牽機衛和寒刀衛抬頭看著停在半空中的吊橋,動用了最原始的人力堆疊的方式:第一排的將士們蹲下,後排的將士們奔跑起來踩著籤牌人蹲的背上躍起雙手攀住吊橋的斷面,最後四肢同時使勁跳上吊橋。

藉助此種方式越來越多的靖義軍的戰士爬上了吊橋,他們成為了東城城頭上那些守軍的活靶子,羽箭一波接著一波的射下,第一批爬上吊橋的靖義軍戰士死傷過半。

陸翔怒了,他一揮手讓牽機衛們人人帶著盾牌打頭陣,於是方才的一幕又重演了,在盾牌的保護下牽機衛將士們利用袖弩對城頭的攻擊予以壓制,然後寒刀衛們用最快的速度沿著吊橋的傾斜面滑下,一旦滑入到吊橋的基座位置他們也就是順利避開了城頭的羽箭。

牽機衛的將士們一半負責掩護一半負責射箭,他們用自己的身體和戰術為寒刀衛提供了保護和前進的道路。就在越來越多的靖義軍將士湧上吊橋的時候,吊橋又震動了一下然後再次抬升起來,這一次震動讓不少的戰士都搖搖欲墜。

陸翔著急的朝著橋下看去,仍舊有一部分的靖義軍戰士沒能爬上吊橋,若是吊橋再升高那麼剩下的人可就沒有機會爬上來了,到了那個時候他們就算是退路都沒有了,因為東城城頭的那些下唐守軍絕對不會放過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