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所拿畫卷,正是之前貼滿洛陽大街小巷的通緝畫像。
看過畫像後,不僅呂布皺起了眉頭,就連一旁的張遼也顯出了錯愕之色:
“他、他竟是殺害了太師的華興?”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此人是智勇雙全,一生是戰功累累,被後人譽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但他大多的功績,都是在歸降曹魏後斬獲。
此刻的張遼只有二十出頭,還是個年輕小夥子,單論威望與戰功,還遠遠比不上陳宮、高順之輩。
但由於他在隊伍中跟隨呂布的時間最久,所以深得呂布的信任。陳宮也是因此才將他一起留下的。
“沒錯!”
陳宮一邊點頭,一邊指著畫像上的男子嚴肅的道:
“我剛見此人時,就覺得眼熟。後來找人拿畫像一對,果然是他!將軍,此人以這種方式加入我軍,定有圖謀,很可能會對將軍不利啊!”
到了這會兒,呂布才意識到,這位“小護軍”的事,似乎比他預想的要複雜的多。一聲長嘆過後,又坐回了椅上:
“哦,還好公臺細心,不然真讓他糊弄過去了。哎?那你說,他為何要對我不利呢?”
陳宮雖懷疑華興別有用心,但背後的緣由他並不知曉,只能遺憾的搖了搖頭。
與此同時,站在一旁的張遼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哎!會不會是因為此人擔心我們知曉了他的真實身份,會引來殺身之禍,才刻意隱瞞的呢?他也許只是為了自保而已。畢竟呂將軍和董太師親如父子,而他又是殺害太師的兇手……”
“這不可能!”陳宮立馬出言打斷道:
“他若擔心這個,那完全沒必要投入我軍賬下!換個地方不也能做護軍?”
“哎!那可不一樣。”張遼並不認同:
“呂將軍乃是天下第一勇士,如今又被聖上封為一品大將軍,想要投奔之人是多如牛毛!華興很可能也是其中之一啊!就像你公臺兄,之前不也為曹操做事,現在卻改投呂將軍了嗎?”
“唉,這完全是兩碼事啊!我是認為呂將軍有一統天下之能,才棄暗投明的……”
“呵呵,此話不假,可華興說不定也是這樣想的呢?”
“他?不可能!依我看,姓華的定是圖謀不軌!咱們必須有所防範。”
見陳、張二人是爭辯不休,可誰也說不服不了誰,呂布只好出言打斷道:
“行了、行了,你們的意思我都知道了。現在都說說,下一步該怎麼辦吧。”
陳宮是腦子好使,性子也直,聞言後當即回道:
“當然是先下手為強!只要將軍一句話,我現在就帶人將他拿下!”
聽過此言,呂布是面露顧慮,側目又望向了一旁的張遼:
“文遠,你覺得的呢?”
“末將以為,在搞清原因之前,我們不該隨便緝拿。畢竟此人是大老遠跑來投奔將軍。若讓世人知道,將軍是如此對待投奔之人,怕對將來的大業不利啊!”
張遼的這番話,顯然說到呂布的心坎裡了,當即便頷首應了下來。
但要說呂布一點擔心都沒有,那也不太可能。沒過多久,就聽他又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