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三郎問,“你們到千渡城多久了?”他在桃源就差遣紅隼,飛去盛邑召集人手。
想拿下青雲宗,光憑他一個人可不行。
在他前往火桐城時,金羽等人也出發了,目標就是千渡城。
“昨天早晨到的。”傅小義接過話頭,“這兒真是個好地方。”
“有甚收穫?”他派金羽過來打頭陣,先收集一點本地情報,尤其關注河邊渡口。
“現在是何家塢最繁忙之時。”金羽往外一指,“再有個把月就進入汛期,到時候風高浪急,未必能再走船。有經驗的商隊多半挑在這時候趕來競渡。”
走商就是和時間賽跑,若是撞見汛期停航,那麼改走回陸路反而耗時更長。所以眼下的何家塢才這般熱火朝天。
燕三郎將鐸人奇襲童淵軍後方糧倉之事說了,而後道:“鐸人應該就在這裡下水乘船。”
“嗯,客人多但船有限。著急上船的,就得——”傅小義左右看了看,搓了搓手指,“多花點。”
燕三郎往渡口方向看去,果然人頭攢動。
“得掏多少錢?”
“每人一兩銀子,船上就能有空位,人多還能打折;如果是走貨的,那可就貴多了,視貨物大小和體積而定。”小二走過,金羽又向他要了兩個茶碗,“有的商隊上百號人押著七八車貨,想都擠上船可就花費巨大。”
饒是如此,願意掏錢的旅客也不在少數。如果走陸路,騾馬的口糧、貨車的折損、一路上住店的開銷,數額更大。更不用說陸運風險不定,道路塌方、盜匪水火,時有發生。
有些人員的薪酬還是以天計算的,所以越早抵達目的地,賺頭才越多。
當然,水上行船多風雨。不過走商本來就是靠天吃飯,千渡城的航線又比較穩定,走的人多了,自然相對安全。
小二剛倒完茶水,金羽端起來咕嘟咕嘟一口氣喝光。待第二碗倒好,他把小二趕走,這才道:“我和小義昨天就去渡口搭船哩,說自己沒路引子。”
“讓你們上船了?”燕三郎讓他們早一步來這裡做個試驗。
“沒有,不讓。”傅小義摸了摸鼻子,“我們本打算另覓他法,不過還沒走出驛站,就有人找過來了,說是能幫我們順利登船。”
“我們提了要求,得有正經渡租的憑據,以備審查。”金羽遞來一張文契,“蜈江每隔十幾裡就有卡哨,還有專人在河面上巡查,只是混上船而沒有憑證的話,被逮住了直接送監法辦。”
燕三郎接過來一看:“路引?”
“這有個火印。”金羽指了指右下角,“就是繳過渡租之後才加蓋的印章。”
他在自己碗裡蘸一點茶水,滴在火印上。
紅色的火印立刻就變青了。
“這是防偽之法。等水漬幹了,印章又變回紅色。”金羽介紹道,“行船時檢驗起來也非常方便。”
千歲笑道:“這倒很像衛國從前的攢金令。”為了防偽,各國各勢力都煞費苦心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