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二章 文章本天成

司馬遷哈哈大笑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老夫二十歲開始遊歷天下。我從京師長安出發東南行,出武關至宛洛,南下襄樊到江陵。在江陵渡口遇到一位黃衣老人,自稱‘黃石公’。他見我手不釋卷,與我攀談起來,說到平生志向。我流著眼淚說,‘小子雖然不聰敏,但是一定要把編撰歷史的計劃全部完成,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老人見我意志堅定,微笑著點頭說。‘真是後生可畏啊!’於是,就送給我一個書箱,內有生花妙筆,天書九卷,和空間桎梏車、時間枷鎖門,以及這四樣寶貝的使用說明。還沒等我來得及拜謝,黃衣老人悠忽不見,我知道自己蒙受仙人教誨,望空而拜。空中傳來嫋嫋仙音,‘兩千年後,你會遇到一個像你一樣的年輕的有緣人,替我把書箱授他,切記切記!’我扯著嗓子向空中大喊。‘一定一定!’然後背起書箱,繼續趕路,溯沅水至湘西,然後折向東南到九嶷,觀舜帝氣象,窺九嶷後北上長沙。到屈原沉淵處憑弔,越洞庭,出長江,順流東下。登廬山,觀禹疏九江,輾轉過錢塘。上會稽,探禹穴。還吳地瀏覽春申君宮室。上姑蘇,望五湖,尋陶朱公泛舟之途。之後,北上渡江,過淮陰,至臨淄,曲阜,考察了齊魯地區的文化,瞭解孔子留下的遺風。受困於鄱、薛、彭城,然後沿著秦漢之際風起雲湧的歷史人物故鄉,楚漢相爭的戰場,經過彭城,歷沛縣、豐、湯、開封,回到長安,這三年中,我憑藉時間枷鎖門,夜會先賢,釋疑解惑。白天依靠空間桎梏車,登山渡水,飽覽河川景物。閒時閱讀書天九卷,博聞強記。其間但有心得領悟,用生花妙筆一一記錄。至此行萬里路,破萬卷書,才有了後來著成的《史記》。”

孔氣對面前的老師肅然起敬。

這位老人因替李陵敗降說了幾句良心話,而身受宮刑,至此,揹負著窮盡一生尚未完成的理想,面對極刑坦然受之,在堅韌和屈辱中,完成那個屬於太史公的使命。

原來漢武帝天漢二年,漢武大帝派遣自己的小舅子貳師將軍李廣利出酒泉攻擊匈奴右賢王。想讓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為大軍押送糧草,遭李陵謝絕。

理由就是李陵出身將門,深慕乃祖“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入石稜中。”正當衝鋒在前,豈可屈居人後,並自請步兵五千直驅單于庭以寡擊眾,武帝讚賞李陵的勇氣並答應了他。

侍立一側的司馬遷卻看到,在李陵離去的背影后面尊敬的皇帝陛下投去莫名其妙怪異的一瞥。

然而,李陵率部行至浚稽山時,遭遇了匈奴單于的人馬。李陵所部奮力搏殺,匈奴之兵鋪天蓋地而來,越聚越多,足有五萬之眾,待援不至。折戟沉沙,糧盡矢絕之後,李陵最終降敵。

武帝憤怒,群臣皆聲討李陵的罪過。

唯有司馬遷說:“李陵侍奉親人孝敬,與士人有信,一向懷著報國之心,他只領著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的全部力量,殺敵一萬多。雖然戰敗降敵,其功可以抵過,我看李陵並非真心降敵,他是活下來想找機會以報陛下!”

後來,隨著公孫敖解救李陵未果。謊稱李陵為匈奴練兵,以期反擊漢朝之後,武帝下令殺了李陵全家。

而司馬遷也以“誹謗貳師,為陵遊說”,被定為誣枉的罪名。

誣枉之罪為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

司馬遷面對大辟之刑,慕義而死,雖名節可保,然書未成,名未立,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之死何異。

想到文王拘於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時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賦有《離騷》,左丘失明乃有《國語》,孫臏遭臏腳之刑後修兵法,呂不韋被貶屬地才有《呂氏春秋》傳世,韓非被囚秦國,作《說難》和《孤憤》。《詩》三百篇,大都是賢士聖人發洩憤懣之作。

終於,司馬遷毅然選擇了以宮刑贖身死,無怯極刑,留身後用,完成煌煌歷史鉅製。

孔氣此時心如刀割,心裡想著:“如何才能解救這位可敬的老人脫離苦海。”

急忙俯下身去,去拿司馬遷手中的水瓢,口中說道:“老師,讓弟子代你舀海水吧。”

“好徒兒,這瓢你拿不動的!”司馬遷笑道。

孔氣只覺水瓢觸手,足有千百斤重,哪裡可以挪動絲毫?這也太沒人性了吧,如此困窘一個老人。

忽然指天大怒道:“天啊!你錯勘賢愚妄為天!”

話音剛出口,只見面前的苦海波分浪裂,一個女孩衝出水面,出掌如電,早已扇了孔氣兩個嘴巴,臉頰登時紅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