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琉璃磚和琉璃瓦就沒有這樣的顧慮,只要選對了礦物,例如加入銅礦渣,就能燒出藍色玻璃或者琉璃。
再加上琉璃磚瓦對紋路、清透度、以及層次感基本上沒要求,別家玻璃作坊的話,投入人力物力,透過不斷地試驗,應該能燒出來。
夏珂有些驚訝於邵毅的敏銳,又對夏晏清說起邵毅的另一個提議:“剛才邵公子提議,如果琉璃瓦技術早晚會被人參透,那就不如藉助關家的人脈和財力,和他們合作,先一步把琉璃瓦的市場搶佔了。”
夏晏清先看了邵毅一眼,在這方面,還是邵毅明白的多些。
這大概和他上一世就接觸過琉璃,這一世又早早有了清韻齋的分成。所以,他比別人都快些意識到,琉璃和玻璃的潛在關係。
而且,合作的主意不錯。
這幾天,夏晏清先後又和關云溪接觸過兩次,雖然關云溪更多時候擺得都是在商言商的態度,但信譽方面卻是沒問題的。
兩次商談,沒談妥的事情,關云溪都會為關家爭取最大的利益。但是,只要定下了,就會信守承諾。
而拓展琉璃瓦的話,找合作者,自然要找一個有信譽的商家。
夏晏清想到早先派出去的三個玻璃行分號。也就是在平陽郡的白先生和何中正那一隊人,因為準備充分,也有足夠的資金,做的比較順利。
其他兩個地方,都是從兩個小坩堝窯開始做起,慢慢拓展。根據來回傳遞的訊息,由於當地沒有人脈,加上資金和人手有限,生意做的很是辛苦。
再做琉璃瓦分號的話,僅憑夏晏清自己,怕是近兩三年,根本不可能有足夠的人手,財力也跟不上。
而且琉璃磚和琉璃瓦,本就是按照皇帝吩咐開發的一個專案,只是個尋常生意,利潤並不很多。
找個合作者,清韻齋出技術,對方出資金,哪怕分成少一些,那也是合算的。最後,她只要牢牢掌握真正的琉璃技術即可。
沒用多少時間考慮,夏晏清只沉吟了片刻,便點頭了:“我覺著行。這段時間,看關云溪和管事曹武的行事做派,總的來說還算可靠。只需再派人打聽關氏一族的風評,如果關家的確靠得住,那就優先和他家合作。”
夏晏清這一點頭,夏珂對邵毅的觀感又有提高。他們在坐的五個人,除了夏晏清,就是邵毅最年輕。
但是,從他做事和思慮事情的周到,卻絲毫看不出青澀,有時甚至比夏梓希還老道些。如果不是以前那混不吝的第一紈絝名聲太響,這個孩子足可以稱得上青年才俊了。
邵毅見夏晏清點頭,心中幾位雀躍。不但因為自己的提議被順利採納,還為他心儀的女子如此有決斷而自豪。
看,這就是他媳婦,不但有本事、有眼力,還爽直利落。
高興之餘,有心攬下打聽關家風評的事情。卻又怕他一力攬下,會讓兩位舅兄不舒服。
於是看向夏梓堂,問道:“我那裡倒是有幾個能走的開的人,只不過,和市井之人打交道,卻是欠些經驗。不知四哥可有相熟的朋友,讓他們一起去北河府,你看如何?”
夏梓堂想得少,很是痛快的答應下來。
夏珂、夏梓希和夏晏清卻看出邵毅的心思。尤其夏梓希,差點兒就兩眼望天了,同樣的武職,這傢伙年紀雖輕,但真的比夏梓堂賊的厲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