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六十三章安市之殤(六)

天色漸漸地亮了起來,先是一道金光從地平線上噴薄而出,將魚肚白的天空照得隱約朦朧,緊接著萬丈金光平地起,一輪紅日躍然而出,將天邊的雲朵渲染成金黃的一片,那等景緻著實絢爛無比,然則,無論是城下因打了個大勝仗而興奮異常的唐軍官兵,還是城頭上因目睹同袍血染沙場而悲憤萬分的高句麗守軍此時卻都無心去欣賞這等良辰美景,各自隔著數百丈的距離默默地對峙著、等待著挾新勝之餘威,乘敵勢稍頹之機發動攻城戰本是兵家之常事,然則,列陣於城下的唐軍大隊儘管等候了多時,卻始終未曾得到出擊的命令,只因此際一場攻與不攻,如何攻的大辯論正在唐軍中軍大帳中激烈地上演著。

眾愛卿,昨夜一戰暢快之至,朕心喜之,而今敵寇龜縮城中,諸臣工對此可有何見解?首攻小挫之後緊接著便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儘管沒能實現預計中趁亂取城的戰略構思,可依舊使得李世民的心情極好,甚至顧不得一夜未眠的疲憊,趁興便召集了諸將議決攻城之事宜。

陛下,老臣以為昨夜一戰,我軍雖大勝,敵寇膽尤未寒,妄自叫囂死戰,此逆天賊寇不予嚴懲,如何能顯我大唐之天威,老臣嘗聞昔年隋煬帝兵敗之際,高句麗小兒輩竟以京觀辱我中華,而今我王師大至,豈能容得其猖獗如故,老臣建議當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將昨夜斬殺之敵寇築京觀以回敬,敵若是受激不過,出城迎戰,則我軍可趁勢破之,敵若是龜縮不出,其士氣必將受重挫,正合我軍攻城之需,望陛下聖斷。李世民話音剛落,兵部尚書李績便昂然而出,高聲地稟報道。

陛下,老臣以為李尚書所言有理,賊子猖獗,竟敢犯我中華天威,當嚴懲之!

沒錯,臣亦以為該當如此,請陛下聖裁!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在場的一眾老將都是從隋末亂世裡淌過來的,然則對於當初隋煬帝征伐高句麗之事大多都僅僅只是耳聞而已,並不清楚具體的戰況,自也就不清楚當年高句麗竟然敢做出如此瘋狂之舉措來,此時一聽李績將此事說將出來,登時人人激憤不已,程咬金、張君乂、程名振等老將紛紛站了出來,對李績的提議表示附和,而秦懷玉等年輕一輩的將領雖沒有出言附和,可臉上也一樣滿是憤概的怒氣,唯有李道宗與蘇定方對李績的提議卻是大不以為然。

李道宗生性較沉穩,心裡頭雖反感李績這等以一個錯誤來掩蓋另一個錯誤的做法前番李世民之所以會下達屠城之令,便是李績這廝頭腦發昏地亂放厥詞的結果,現如今察覺到李世民似乎對當初的決定有了些許的悔意,立馬變本加厲地要用更大的刺激來掩飾自己前番獻策之失誤,其用心不過是要表明他李績做出諸般過激的舉動乃是因出自對高句麗之暴行的憤概罷了,然則明白歸明白,李道宗一來是不想與李績公開唱反調,二來麼,也是為了下一步自己獻策之際不會受到來自李績的不必要之干擾的考慮,故此,李道宗雖察覺到了李績的陰暗用心,卻依舊保持了沉默,並沒有站出來加以反駁。

李道宗能忍,是因著另有所圖的緣故,可蘇定方卻是再也忍不住了,不待李世民做出表態,立馬站了出來道:陛下,老臣以為李尚書此言實有欠妥之處,高句麗之蠻荒無禮,正是我大唐出兵懲戒其之根由,我大軍乃是堂堂王師,仁義之師,豈可行此殘酷之故例,望陛下明斷。

蘇定方說得慷慨激昂,直指李績此策的荒謬之處,聽得李績眼皮子直跳,只不過李績能沉得住氣,並沒有站出來加以反駁,而是意味深長地掃了蘇定方一眼,便即垂眉低著不吭氣了,卻不料程咬金不幹了老程同志就是個大殺胚,生性就喜歡幹那些殺戮的勾當,加之與蘇定方素來不和,一見蘇定方站出來唱反調,哪肯相讓,立馬跳著腳嚷道:陛下,蘇定方此言似有資敵之嫌疑!

蘇定方的脾氣雖比程咬金來得好上一些,可也不是啥善茬子,往日裡就沒少跟程咬金打嘴仗,這會兒一見程咬金將資敵這麼個大帽子扣到了自己的頭上,哪還能忍得住,怒視著程咬金道:荒謬,某乃大唐之臣,何曾資敵,爾若是拿不出證據,須得反坐!

幫著高句麗狗賊說話,便是資敵!程咬金本就是個胡攪蠻纏慣了的人物,哪肯在語言上示弱,毫不客氣地便反駁道。

你,胡扯,不可理喻!蘇定方乃是出身官宦世家,雖久歷軍伍,卻並沒有沾染太多的軍伍之人的粗鄙性子,眼瞅著程咬金又玩起了那套老把戲,登時便是一陣大怒,叉指著程咬金便怒斥了一句。

你才胡扯,狗屁不通!

爾竟敢罵老夫!

得,這哥倆個算是掐上了,一場軍事會議眼瞅著就要開成全武行了,老爺子的臉色立馬就有些個不好看了起來,不過卻並沒有就此發作,反倒是笑了起來道:怎麼,爾等忘了君前不得失禮之事了麼,嗯?

老爺子這話雖是笑著說的,可話音裡的不滿之意卻是極濃,程、蘇二人雖都在氣頭上,可好歹還知道老爺子還在上頭坐著呢,各自怒視了對方一眼之後,這才躬身請罪道:陛下,臣等失禮,有違臣子之道,請陛下責罰。

罷了。李世民自是不想就此事多加糾纏,一揮手道:朕說過,破安市,當盡屠之,此令永不更改,來人,傳令下去,即刻將昨日斬殺之高句麗賊子築京觀以震懾敵膽!

李世民既然開了金口,蘇定方心中縱是再有不服,到了此時,自也不好再多說些什麼,無奈之下,只好默默無言地退到了一旁,而李績、程咬金等人可就樂了,雖說當著李世民的面,也不敢出言奚落蘇定方的不識好歹,可各自的臉上都露出了快意的神色。

被蘇定方與程咬金這麼一鬧騰,李世民的好心情多少受了些影響,沉默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沉著聲地開口道:於攻城之道,諸愛卿有何看法都好了,朕自聽著便是了。

陛下,我軍新勝,士氣正旺,且我眾敵寡,當以急攻取城為上,末將請命率先攻城!李世民話音剛落,遼東道行軍總管張君乂立馬站了出來,高聲請命道。

張君乂話音剛落,阿史那社爾也站了出來,躬身行禮道:陛下,張總管所言甚是,末將也願率部衝城!

陛下,我軍雖新勝,士氣正銳,然攻城之具未全,盲目攻城,徒損士卒,尤不足取,依末將看來,當先修櫓轒轀,具器械,方是正理,且我左路軍李大亮部距安市亦不遠矣,十日之內必可前來會合,是時,我軍器具齊備,大軍雲集,一戰當可破城直入,大勝可期待矣,此末將之愚見,望陛下聖裁之。說到要築京觀,程名振倒是樂見其成,不過說到要即刻攻城,他可就不以為然了,此時見阿史那社爾等人出言請戰,立馬站了出來,高聲反駁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