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五十八章暮鼓晨鐘(大結局)

“貞兒啊,國祚託付於爾,朕自可放心,只是,唔,只是,唉,你那幾位不成器的兄長朕實不知該拿他們如何才好,貞兒看這事該如何個了局?”李世民見李貞半晌不說話,無奈地搖了搖頭,苦澀而又地開了口。

諸王自中秋之變後,皆已被幽禁在了大明宮中,成了階下之囚,只不過李世民卻始終不曾下令對諸王的罪孽進行懲處,其中的意味李貞心頭自是有數,左右不過是老爺子捨不得已不多的兒子再遭殺戮罷了,可又怕李貞對此不滿,索性就裝糊塗地拖了下來,這會兒當著李貞之面提起此事,雖不曾明言為諸王求情,可話裡卻明擺著便是這麼個意思。

對於這幫子狗屁兄長,李貞向無好感,也向來提防得緊,若是從皇位安全的角度來說,自然是除掉了省事,然則面對著老爺子求肯的目光,這等話李貞實是說不出口,再一想,諸王的勢力皆已被徹底剷除,就算他們想要接著鬧,也沒了鬧的本錢,當然了,就算他們將來還要再鬧,李貞也不放在心上,反倒是個藉機斬草除根的大好機會,既然如此,李貞倒也不會因此事而傷了老爺子的心,這便略一沉吟道:“父皇明鑑,兒臣以為諸位哥哥雖是有錯,然,既已受了懲處,在兒臣看來,定會就此悔過,只是此錯太大,貿然開釋恐傷諸臣工之心,不若就安置於各自王府中,著羽林軍嚴加看管便好,此兒臣之愚見耳,望父皇聖斷。”

李世民原本擔心李貞會窮追諸王之罪,此時見李貞主動為諸王開脫,僅僅只是幽禁各自王府便算了結,心情登時為之一鬆,欣慰地點了點頭道:“朕既要傳位於爾,這個家便該由爾來當,爾既覺得妥當,那就依爾之意去辦好了,唔,待十八之後,爾自行處理罷,朕就不再過問了。”

“是,兒臣遵旨。”李貞倒也沒推辭,躬身應了諾。

李世民見李貞答應了,自是開心得很,笑呵呵地點了點頭,可接著眉頭又皺了起來,猶豫了半晌之後,這才開口道:“貞兒,朕尚有一事要爾應承,只是……”

“父皇,您有事儘管吩咐,為父皇分憂乃兒臣分內之事。”李貞見狀,心頭疑雲大起,不過臉上卻依舊平淡得很。

“貞兒啊,朕總角之交不多,唯輔機一人耳,朕說過要保其滿門榮華富貴,今朕已老,恐難再照看於其,爾可願幫朕多加看顧?”李世民深深地看了李貞一眼,滿是期盼之色地出言問道。

果然是這個問題!李貞作為穿越眾,自是清楚來自的那個時空裡,李世民也曾對繼位的李治說過同樣的話,先前李世民在遲疑之際,李貞便隱隱猜到了李世民將要說的話,心情不免有些子複雜了起來,略一思索,點頭回道:“父皇有此心願,兒臣自當保司徒大人滿門富貴,請父皇放心。”

李貞這話答得雖爽快,可內裡其實還是留下了個尾巴——保其富貴,而非榮華,其意思就是在說自己不會去傷害長孫無忌的性命,讓其當個富家翁,卻絕不可能似如今這般讓其手握朝政大權,這話李世民自然聽得懂,可也不好說些甚子,畢竟李貞打小了起便是個極有主見之人,他若決定的事情,旁人很難改變之,李世民自忖也做不到,再者,這個家既然要交給李貞做主,他自然要用自己的人,所謂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便是這個道理,此時見李貞答應保證不傷害長孫無忌,也算是對自己與長孫無忌的君臣際遇有了個交待,李世民也不想太過為難李貞,這便默默地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李貞的話。

“那好,朕相信爾能為朕辦妥諸事,時候不早了,爾趕了一路,早些回宮休息去罷,明日起,朝堂政務就由爾打理了,爾須多加費心才是,去罷。”李世民該交待的話都已交待完了,心事一了,原本激盪的心情這麼一平復,整個人的精神立馬有些子不濟了起來,靠回到了榻上,吃力地擺了擺手,示意李貞告退。

“父皇,您要善報龍體,孩兒先告退了。”李貞雖甚是擔心李世民的身體,可也知曉此時不宜太過打攪李世民的養病,這便恭敬地行了個禮,而後緩步退出了勤政殿,也無心在宮中多留,出了宮門,即刻率眾向城中趕了去。

得到了老爺子傳位的許諾,如此多年的奪嫡之路便算是走完了,按理來說,李貞應該興奮異常才對,可不知為何,李貞的心中卻沒有多少的興奮之意,反倒有著一股子茫然在心頭湧動,尤其是老爺子所言的“暮鼓晨鐘”之言更是令李貞心酸不已,回望著這一路行來的艱難與苦難,再一想起李世民那衰老與憔悴的臉龐,萬千的感慨、萬千的嘆息令李貞的心沉甸甸地難受著,一路走一路思索著,想得入神之餘,人已到了東宮門前,兀自端坐在馬背上,渾然忘了周遭的一切,直到一聲脆脆的童音:“父王。”響起,李貞這才猛然驚醒了過來,定睛一看,原來是小李純跑到了馬前。

“純兒。”望著小李純那清純的面孔,李貞的眼睛立馬有些子溼潤了起來,跳下了戰馬,一把將小李純抱在了懷中,心中若有所感——今日之晨鐘便是明日之暮鼓,生老病死、世代交替本就是常情,活過搏過,便足以告慰平生,古來如此,現在亦然。

“父王,您可算是回來了,純兒想父王了。”小李純很享受地靠在李貞懷中,脆生生地叫嚷著。

“哈哈哈,父王也想純兒了,走,回家嘍!”李貞寵愛地將小李純舉過了頭頂,哈哈大笑地將其放在了脖頸上,大步向著早已等候在宮門口的一眾嬪妃們走了過去,步伐堅定而又有力……

貞觀二十一年十月十八日,唐太宗李世民傳位太子李貞。

貞觀二十二年七月十九日,中書令蕭瑀病故,享年七十有四,帝賜諡號肅,追贈為司空、荊州都督,並親設靈堂弔唁之。

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十日,太上皇李世民病逝於大明宮中,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舉國哀喪,高宗李貞親自扶靈安葬一代大帝於昭陵。

貞觀二十三年十月初一,帝下令改元為“景隆”,是年起為景隆元年,任命長孫無忌為左僕射,諸遂良為右僕射,莫離為侍中,納隆為中書令,裴炎晉為中書舍人,其餘各部尚書侍郎皆略有調整,然,大體上保持不變,諸臣工藉此機會提出立儲之事,帝對之曰:終身不立儲,但以金書暗立繼任者,藏於金殿牌匾之後,若帝有失,則開之,以為遺詔。諸臣雖不解,然於帝之威嚴下,莫敢不從。

景隆二年三月初一,長孫無忌以年老體弱為由告老,高宗李貞許之,免其左僕射之職,然,依舊保留其司徒之名銜,予其隨時面聖之權,然長孫無忌終生未再上過朝,至景隆十二年病死,享年七十有一,算是得了善終,其長子長孫衝襲爵,富貴依舊,只是權勢已無。

景隆三年五月初九,諸遂良以逾制罪被參,帝念其勞苦功高,不忍重罰,貶之為潭州刺史,自此,左右僕射皆不再設,改由帝王親自總抓六部;同年六月,帝宣佈改革軍制,設中央軍校以及安西、太原、江寧、廣州五大軍校,調安西諸軍將領充任教官之職,廢除武舉,自此後,所有軍官將全都來自軍校生,並大力推廣火器,逐步取消府兵制,轉為職業軍人制,將全國各府之兵重新整編,全軍共編十四個甲級兵團,二十四個乙級兵團,各州僅保留部分地方守備部隊,並按區域將全國劃分為十大軍區,另建總參謀部、總後勤部、各軍種司令部等機構,由兵部統管之,諸般舉措歷時五載,方始順遂,十年而成規模矣。

景隆八年六月,吐蕃發兵攻打吐谷渾,帝遣使責之,不果,遂以大軍擊之,薛仁貴、高恆各率一部分路進擊,大敗吐蕃於青海湖邊,安西軍區司令劉七則率軍從西域出擊,直搗吐蕃腹地,強渡雅魯藏布江,長驅直入近萬里,一舉攻克拉薩,生擒吐蕃國王大相祿東贊,吐蕃國王芒松芒贊流亡印度,最後不知所終,吐蕃遂與吐谷渾一道併入大唐版圖,分州縣以治之。

景隆九年三月初六,借大破吐蕃之勝,帝宣佈中樞改制,廢三省,抬六部為內閣,並設大學士議事堂,以輔佐帝王總理朝政,首任大學士有莫離、納隆、李道宗、李千赫、裴炎等七人,並加大科舉之錄取力度,科舉科目同時進行改革,對原有之儒學文字重新規範,並增設數術、物化等必考之科目,增設科技科,大幅提高科技官員之待遇,與此同時,帝專門下文制定《專利法》,以促進科技進步;同年六月,帝下詔改革金融,以金銀為本位,取代以銅錢為本位之體制,併為此制定了詳細的結算乃至使用條令。

景隆十年七月二十日,帝下詔改革地方政體,分天下為十二總督府,並分設三十七省,以巡撫為最高行政長官,分設布政使管理一省之財政、按察使管理一省之刑名;廢除州刺史之官職,改為府,設知府、知州等職,隸屬於省。

景隆十五年一月初八,帝下詔廢除均田制,施行“畝稅制”,並下令對原有之商業稅制進行改革,各府不再設卡,僅在省界設卡,實行一省完稅,全國通行,規範稅制票據,加大打擊走私之力度,促進全國商業之流通,極大地調動了地主階層投入工商業的積極性,為“景隆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景隆十六年六月初二,帝下詔大封諸子,長子李純為楚王,次子李勇為鄭王,三子李敢為宋王,其餘十三子也皆各有王號,同時廢除就蕃制,諸王皆在京參贊軍政,以試才幹。

景隆二十一年四月初七,大學士納隆病逝,享年七十有一,帝為之廢朝三日,並賜諡號:忠,追贈司空,配享太廟,其子襲爵為忠國公。

景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九日,大學士莫離酒後中風,遂不起,三日後亡故,享年六十整,帝親至莫府弔唁,並賜諡號;義,配享太廟,其子襲爵為義國公。

景隆四十年,天下大治,大唐人口由唐初的兩千三百萬發展到六千五百萬之眾,國家年財政歲入更是達到了驚人的七千五百萬兩白銀,大唐與歐洲各國往來密切,陸路、海路之絲綢之路繁榮無比,萬國來朝,盛世已成!

景隆四十一年七月初三,帝本正散步於大明宮御花園中,突有所感,急趨宮中,召集裴炎等諸多大學士覲見,交待身後諸事之安排,並大笑三聲,言及“此身無憾矣!”話音一落,遂溘然長逝,享年六十有四,諸臣工見狀皆大哭,並共開金殿密藏之金盒,現遺詔,內定之繼位者果是皇長子楚王李純,一眾臣工遂奉遺詔,擁立李純為帝,改元“承平”,國人聞知高宗已逝,舉國大哀,各省各府皆罷市素食三日,以紀傷懷,新帝李純為高宗諡號;大仁大聖大義勇皇帝,並扶靈葬於昭陵之旁,史稱“壅陵”,景隆帝在位四十三年,因諸多革新致使天下大治,史稱“景隆大治”,其地位尤在“貞觀之治”之上。

俱往矣,風流雲散天地間,唯留英名永不絕……

——

以下數字不算錢,敬請關注:

本書寫到今天,終於完本了,呵呵,是有些不容易,在此向所有支援本書的讀者鞠躬表示感謝,另,本人的新書《君臨天下》書號:81976,即將於本月28號正式上傳,請諸位書友繼續支援老鳳,謝了先!

是文學愛好者的家園,為大家提供各類全本免費線上閱讀。(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