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吃。
已經很餓了,還是感覺很難吃,是媽媽煮的面無疑。
廚娘要是做成這樣,早就應該改行了。
“您煮的?”
“嗯,我煮的。”時莜萱大大方方承認。
並且給出理由:“從小到大,我對你其他兄弟都比對你關注得多,他們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只有你最讓我省心,所以對你關注也就最少。”
“今天我看電影,去遊樂場,到公司參觀,親手煮麵條,都是專門為你一個人做的,補償你。”
她說得很平靜,梓睿卻淚目了。
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
梓睿也是一樣,他也想爸爸媽媽都圍著他轉。
雖然父母家人對他也很好,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就像是媽媽說的那樣,家裡幾個孩子中,他最省心。
因為不調皮搗蛋,所以受到的關注也就最少,長此以往梓睿的心裡就不平衡了,他逐漸對兄弟們冷漠。
不是表面冷漠,而是從內心深處往外散發出來的疏遠。
他是很聰明的孩子,知道表現得太過明顯,會被父母看出來,會被訓斥。
因為爸爸媽媽經常教育他們要團結,而他不想團結!
今天媽媽做的一切,讓他感動了。
時莜萱一句:“你是家裡最省心的孩子,所以爸爸媽媽對你關注少了,對不起。”瞬間撫平所有的心裡不平衡。
一碗味道難吃的麵條,他全部都吃光了,連湯都沒剩下一滴。
雖然味道不怎麼樣,但他知道,母親已經盡力了。
憑老媽的水準,能做出這樣的水平已經不錯了,不能要求太高,太高做不到。
他吃麵條的功夫,時莜萱也把“觀後感”看完了。
就像是他自己說的那樣。
前面一百字是電影大概內容,然後三百字是看電影感悟,再然後一百字是看電影的意義,再再然後確實也寫了三百字的未來規劃,另外一千二百字寫的都是自我檢討。
梓睿聰明得很。
媽媽單獨帶他出來,他已經參悟到是怎麼回事。
孺子可教。
這孩子還有救。
沒有冷漠成自然,讓時莜萱欣慰。
晚上睡覺的時候,媽媽抱著被子過來了。
“梓睿,晚上媽媽陪你睡好不好?”
梓睿拒絕:“不用了吧?我已經長大了,不是小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