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道家學院,在這邊,相對於其他學院來說,道家學院的弟子很少,總共也就幾百個,這已經積累了數十屆弟子。”
大喬是道家學院的弟子,夏禹是縱橫家和道家聯合收的門徒。
所以,大喬也是夏禹的師姐,對這個被兩個學院同時招收的師弟,非常好奇。
剛才夏禹一人擊敗十幾人的場景,大喬在遠處看到了。那一刻,她就明白,這個師弟,非常不簡單,而且那種秘術,與人間界的秘術很像。
來頭,不簡單啊。
“縱橫家呢?”
其實夏禹更想了解縱橫家,因為按照上古的貢獻來看,甚至歷代的貢獻,縱橫家、兵家和法家貢獻更多,儒家和道家等空談居多。
對於修士,尤其如此。
修士很少有一帆風順,幾乎不戰鬥,一直閉關修煉,遊山玩水那種。
在大亂世之中,縱橫家、兵家和法家尤為重要。
盛世儒亂世法!
“呵呵——看來師弟,似乎對我們道家不太感興趣。不過,也許師弟深入瞭解道家之後,就會比較感興趣了呢。縱橫家,弟子就更少了,這是縱橫家的慣例。歷代都只有兩位核心弟子,一個學合縱之術,一個學連橫之術。”
大喬嬌笑一聲,令人神魂激盪。
“蒼生塗塗,天下燎燎,諸子百家,唯我縱橫——”
夏禹低語,這是縱橫家的口頭禪。
一人怒而諸侯懼,一人熄而天下安。
諸子百家,各有所長,但只有縱橫家,敢說這樣一句話。儒家、墨家、農家弟子眾多,但真正能改變時代,改變大勢,能在青史上留名的人,寥寥無幾。
縱橫家卻不一樣,幾乎每一位核心弟子,都在史上留下赫赫威名,左右天下大局。
他們以天地為棋局,眾生為棋子,整個世間大勢,都是他們下的棋盤。
這一點,夏禹特別喜歡。
學而優則仕,學以致用。學東西,雖然不能太功利,但如果用不上,那除了吹噓、滿足虛榮心、附庸風雅,沒有別的用。
“呵呵——師弟也知道縱橫家的口頭禪,的確,諸子百家,若論霸氣,左右時局,就連兵家和法家也比不上縱橫家。但是,法家和道家一個研究人道,一個研究大道,都是研究法則。左右時局不過是運用法則,而我們卻研究、甚至創造法則。從一個時代來看,縱橫家的確無敵,但於千秋萬代來看,孰強孰弱,尚未可知。”
大喬嬌笑道。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道家研究的是法則,是天地自然規律,人世間,很多事情都在變化,唯獨規律,相對穩定。千變萬化,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規則、法則。
法家研究的也是法則,不過主要研究人道法則,研究怎麼管理、約束人,制定條條框框。
若是將縱橫家、道家和法家結合,那將是天地人合一,近乎完美無敵的組合。
大喬帶著夏禹等人,給他們介紹諸子學宮,夏禹對諸子學宮有了初步的認識。隨後的時間,他開始翻閱縱橫學院和道家學院的各種典籍。
“大部分典籍,與人間記載的差不多,是兩家的學說。但這裡的典籍與流傳於世間的不一樣,流傳世間的是純粹的學說,講的是理論,無法修煉。這裡的典籍,學說之中,暗藏著修煉之法和大道法則。”
夏禹低語,他盯著手中的《鬼谷子》。
這就是秘傳和公傳的區別,外界流傳的基本都是諸子百家的學說,但諸子學宮流傳的不僅是學說,還有夾雜在學說之中的功法秘術、法則感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