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楊晨東不會那麼輕易的放自己離開,可不成想,就這樣允許自己走了,這是自信呢?還是自大?
但不管怎麼樣,能夠先逃離這裡總是好的。當下黎元龍就起了身,然後點了點頭,“請忠膽公放心,我知道要怎麼做的。”
黎元龍終於還是走了,直到他離開的時候,楊晨東也沒有從椅子上站起過一次,只是叫來了在帳外的虎芒,讓他送這位交趾國太子離開。若不這樣做的話,怕是黎元龍想要安全的回到城中去都不能吧。
虎芒很快就去而復返。“少爺,人我已經送走了。”
回來覆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想詢問一個談的怎麼樣,還有僱傭軍接下來要做些什麼。
對虎芒心中的想法很清楚的楊晨東先是輕點了一下頭,爾後才吩咐道:“通知所有的軍官,明天午時攻城。”
楊晨東很清楚黎元龍和他的父親黎利是絕對不會答應自己的條件。連拼都不拼一下就舉國投降,便是昏君都難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更不要說自詡還有些能力的黎家父子了。
可他還是放了黎元龍離開,這其中的原因怕是隻有他自己才會清楚。
楊晨東是有意這樣做,他就是要給別人一個榜樣,他可以給任何人機會,但機會只有一次,你若是不把握住的話,那後果絕對是不堪設想的。如此一來,以後在對其它小國使出這樣的手段時,他們都會認真的考慮一下吧。而只要有一個小國不戰而降,那今天晚上的事情就沒有白做。
這便是楊晨東的用意,他在意的是未來和以後的局面。可是對此並看不到的黎元龍心惶惶的來到城下,又座著吊籃回到了城樓之上,很快就出現在父王黎利的面前。
太子回來了,在臨時的王宮中,不僅是黎利沒有去休息,所有的文臣武將都一樣沒有去休息,他們在等待著太子回返,想看看對方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他們要如何的應對,甚至做出什麼樣的讓步。
一進入臨時大殿之中,黎元龍就可以感受到有上百道目光正看向自己。如果是以前,他還會因為被矚目而暗自高興,但這一刻他有些煩感這樣被人盯著的目光。
“龍兒,如何了?”這一次不等其它人去問,做為國王的黎利就率先的開口了。僅是從這一點上來看,便知道此時他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鎮定。
這也並不怪黎利,更與他年紀大小與否沒有什麼關係。一切都是因為就是剛剛,在太子黎元龍出城之後,他在與眾武將商議一番之後,驚訝的發現,他們竟然面對僱傭軍的時候,沒有任何的辦法,也看不到一絲勝利的希望。
這才是讓黎利心驚的。難道說除了談判和退讓之外在沒有其它的路可走了嗎?
正是因為,他才將所有的希望放在了兒子的身上,只是希望黎元龍可以帶給他一個不錯的結果。儘管他知道這一刻的僱傭軍一定會獅子大開口,但他依然希望對方能夠客氣一些,畢竟漢人不都是習慣了學儒學,講中庸,講大國風範,得饒人處且饒人嗎?只要你表示了服氣,通常都會得到他們的諒解。或許正是這一點,一旦漢人勢弱的時候,才會有那麼多人站出來欺負他們吧。
以德報怨這便是漢民們最常願意做的事情,往往這樣做了,也能夠給他們帶來極好的名聲。但他們就沒有想過,何以報德呢?
當然,這有些扯遠了。在說黎元龍聽到父親竟然親自開口相問,一時間也不知道要如何回答的好,站在那裡半天沒有發出一道屬於自己的聲音。
黎元龍的沉默,可是急壞了黎利老國王,“龍兒,事情到底怎麼樣了?難道你沒有見到大明忠膽公?”
搖了搖頭,黎元龍出言道:“見到了。”
“見到了?那他說了什麼?”黎利心中鬆了一口氣,可是眼看著半天了,黎元龍又是不說話了,不由急道:“他是不是提出了什麼苛刻的條件呢?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倒是說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