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公司,辦公室內。
侶海晏正在屋裡看書,忽有個員工進來道:“處長,有個叫許非的找您。”
“許非?”
海晏頓了頓,才記起是跟馬衛都、朱家溍一塊吃飯的那位,之後一直沒聯絡過。他有點奇怪,“請他進來。”
不多時,員工領著個人進屋。
“侶處長,打擾了。”
“叫我名字就行,快請坐。”
海晏一邊客氣,一邊猜測他的來意,這位說是《紅樓夢》的演員,跟自己貌似沒交集啊。
他今年32歲,童年時父母離異,15歲便離家謀生。後來當兵,退伍後被安置到市公安局勞改局,當了警察。
這家新華公司隸屬於公安系統,他是企業管理處處長,相當於部門經理。
許非大大方方的坐著,聊了幾句,瞥見桌上放著一摞稿紙,遂道:“您是在寫新書?”
“哦,隨便寫寫,還沒什麼想法。”
“您文筆這麼好,期待大作。”
“過獎了。”
“不是過獎,前陣子拜讀完《便衣警察》,在可讀性上是頭一份!”
他豎了豎大拇指,章口就萊,“我看過那些評論,都說這書俗,可好就好在俗上。”
“怎麼講?”
“當文學以單一型別呈現時,說明它並非輝煌,百花齊放才是好局面。如今嚴肅文學太多,就需要通俗文學中和一下。再者說,通俗也不比嚴肅次,趣味、人物、故事、結構,各有各的優點。大仲馬、張恨水寫了一輩子俗文,可誰敢說他們不是大作家?”
一席話哧溜溜鑽進海晏的心坎,被戳到了癢處。
他自認《便衣警察》非常優秀,文筆、深度、故事性一應俱全,結果發表之後別說獎項,連關注都很少。
不過他少年離家闖蕩,閱歷豐富,城府頗深,只笑道:“水平不濟,還需提高。”
“呵呵,侶哥這麼有天賦,不想在文壇繼續發展發展,進個作協什麼的?”
“老弟真會開玩笑,作協可不是隨便進的。”
“不是開玩笑……”
許非放下茶杯,道:“我也不兜圈子了,我今天來是想跟您談談《便衣警察》的影視改編。”
“影視改編?”
“哦,我現在在電視藝術中心工作,《四世同堂》就是我們的作品。”
“……”
海晏瞬間心跳了兩下,《四世同堂》在去年可是現象級的電視劇。
“我是看了之後,覺得故事好,挺適合改編成電視劇,就冒昧找您談談,不知您的意思?”
“這個……”
海晏已經趨向於同意,但謹慎的個性又讓他不能立即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