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是為何?”竇縣令是個滑頭。居然來個反問。
春荼蘼胸有成竹,自是從容地道,“民女想,凡事有因必有果。馮老爺家境殷實,平時不善與人爭鬥。這樣的人,特別容易引起不肖之徒的覬覦。或者,妒忌。而此事發生突然。就在馮老爺要賣房賣產,去異地投奔為官的兒子之際。所以,十之是為人陷害。”
“你有何證據?”竇縣令再問。
聽春荼蘼說得頭頭是道,他也重視起來。如果春荼蘼能給出好的答案,他樂不得接受。畢竟。馮經的兒子也是官家,雖然遠在外地,但凡事留一線,日後好見面。都在官場上,以後誰能保證不用著誰嗎?
哪知道春荼蘼卻搖搖頭,“民女沒有證據。不過民女想看看屍體,也許會找到證據呢?”
竇縣令這個氣啊,心說沒證據你說那一大套好聽的話幹什麼呀?驗屍?本縣難道沒有仵作嗎?剛才仵作說得清楚,此人確實是吊死無疑。還在馮家門粱上發現了印跡,上吊繩子也在。
可不讓她看,她怕是不死心……於是,他只好擺擺手道,“小小女子,若有那膽量。自去驗看便了。來人,侍候著。”
一名差役上來,很嫌棄的揭開布單。、
春荼蘼捂著口鼻,忍著噁心,湊近了,仔細觀察那屍體的頸部。只一眼,她就確定了,連忙立即走開,對公座上道,“大人,馮老爺果然是被冤枉的。這下子,民女有證據了!”
不僅竇縣令,所有人都吃了一驚,仵作和差役們忙了大半宿加一早上都沒發現什麼,她只看一眼睛就明白了?這小女子,腦子沒毛病吧?沒騙人吧?
“什麼證據?”竇縣令這個好奇啊。
“大人,民女眼尖,剛在屍體的脖子上看到兩道很明顯的勒痕。”春荼蘼擺出吃驚的樣子來,“您若不信,可叫人再看。”
竇縣令大吃一驚,乾脆也不叫人了,自己到屍體前細看,彷彿怕自己眼花似的,又叫了仵作出來,外回幾名差役,最後大家確認,確實有兩條痕跡。
仵作的冷汗都流下來了,一個勁兒的自責道,“大人恕罪,是小人疏忽了。若非您目光如炬,實在難以發現這樣細微的差別。”
“這說明什麼?”竇縣令不理仵作,問春荼蘼。
“民女不懂驗屍,但民女想,若死者真是被馮老爺所逼,上吊自盡,應該只有一個勒痕才對。”春荼蘼認真地說,“若是兩條,而且一深一淺,感覺似是勒死後,又掛到馮家門粱上。如此多此一舉的事,說明還有第三人存在。所以民女推測,必是那人栽贓陷害馮老爺。”
堂上眾人怔住,瞬間都覺得有這種可能。
“又或者,死者欠下鉅額賭債,無力償還,繼而自盡。”春荼蘼繼續說,“這時,有惱恨馮老爺的小人看到,乾脆借屍生事,想要讓馮老爺倒黴。若此事沒有報官,馮老爺為息事寧人而私下埋屍,他就可以私下訛詐。這等下作的人,下作的手法,若非被識破,遂了他的意,豈不冤枉好人?”
……………………………………
……………………………………
……………66有話要說…………
今天的第二更。
名詞解釋:淹獄,就是拖很長時間不辦的案子,當事人要白白困在牢中。失去人身自由不說,家裡為了當事人能好過些,還要不斷打點,真是失人傷財。這個詞之前解釋過,怕太久了,大家忘記,再多囉嗦一句。
演員表:
洛陽縣竇縣令,由原客串貼一百零四樓的荳芙扮演、
(俺發現了,客串的同學大部分客串的是縣令班頭,全是公務猿啊。)(歡迎您來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