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便是宏宣七年正月初八。
這一天,京城裡很多人都很忙碌。高門大族的年節吃請正進入高潮。初八之前,都是各家親戚之間的走動吃請。初八之後,就輪到同僚同年和各路,有些規矩大,門檻高的人家,連家裡的下人都比一般人家要豪富,也會請了主子去家裡坐一坐,吃頓酒,聽場戲,聯絡一下主僕感情。
皇城外宮城裡的承祥殿,是大皇子的住處。一年後,他將在這裡大婚,然後搬到皇城外給他預備的親王府里居住。皇城裡的東宮當然是留給太子的,如今太子未封,皇子滿了十五歲就要離開內宮,去外宮城居住。
宏宣帝現在五個皇子,最大的三個都是皇后所出。大皇子今年十七歲,二皇子今年十五歲,都已經搬到了外宮城裡。大皇子住了承祥殿,二皇子住了景德殿,兩個宮室挨著,兩平日裡也經常往來。
他們跟著宏宣帝和皇后回到京城的時候,大皇子已經十歲,二皇子也已八歲,都到了懂事的年紀。不比三皇子以及和熙公主,這兩個算是在宮裡長大的。當年在民間的事情,三皇子和和熙公主基本上已經記不清了。大皇子和二皇子卻還記得以前他們一家在西南時候的事情,對於以前的爹孃,現在的父皇、母后,心情都很複雜。
這天一大早,大皇子正坐在偏殿裡吃早飯,三皇子如同一顆小油豆子一樣爆了進來,大聲叫大哥”聲震屋宇,讓大皇子端著粥碗的手抖了一抖,才慢慢地抬起頭,看著三皇子苦笑著搖搖頭,道三弟,你真的是宮裡長大的嗎?”無錯不跳字。
三皇子非常的跳脫,從小就頑皮。宏宣帝又說他這樣很好,不要拘了他,小小年紀就同泥塑木偶一樣,有意思?
在宏宣帝的縱容下,三皇子當然是自由成長,無憂無慮。好在他的兩個哥哥都是沉穩厚重之人,他從小就喜歡跟在兩個哥哥身後,如同小跟屁蟲一樣,倒是也學了幾分哥哥們的樣子。所以雖然淘氣,但是也分寸,又極疼妹妹,友愛兄長,好事都記得先給哥哥,再給妹妹,倒是放在最後。
這番心性,讓大皇子和二皇子也都對他非常關愛看重,事事記得提點他。
不過三皇子不大愛念書,只愛騎射,曾經在御書房經常是墊底的那一個。御書房的裴太傅提議將的外孫楚謙益召進來給三皇子做伴讀,宏宣帝一口允了,也是想讓楚謙益在書本方面,給三皇子多些幫助。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希望三皇子在唸書方面,有所長進的意思。
聽見大皇子又埋汰,三皇子不好意思地呵呵一笑,坐到了大皇子身邊,敲了敲桌子,對伺候大皇子吃早飯的宮女道給我擺幅碗筷,我也要吃。”
大皇子使了個眼色,旁邊只看著大皇子行事的宮女趕緊福了一福,去拿了一幅碗筷,放在三皇子面前。
三皇子手裡拿了個醬肉包子,惡狠狠地咬了一大口,才滿足地嘆了一口氣,道還是大哥這裡的醬肉包子好吃”
大皇子笑了笑,還沒有,二皇子已經晃悠著進來,坐到大皇子的另一邊,慢悠悠地道:”這是自然。你在內宮吃得醬肉包子,是御膳房那些黑了心的只會做溫火膳的廚子們做的,那比得上大哥這邊,巧手銘心親手做得醬肉包子呢?——是吧?無不少字”衝站在旁邊的大宮女眨了眨眼。
那位大宮女,正是大皇子的貼身侍女銘心,本來是皇后給大皇子預備的房裡人。大皇子卻推說未娶妻,執意不肯,讓銘心做了承祥殿裡管總的頭兒,除了大皇子的內室她不能進去,哪裡都歸她管。
皇后也曾暗示大皇子,以後成親的時候,若不想留銘心,將她放了出去也使得,宮裡的避孕湯也齊全,不用擔心會有庶出皇子出來,給以後的皇子妃添堵。
大皇子卻說,銘心是清清白白的姑娘家。他既然不想照顧她一輩子,就沒得耽誤人家以後的大好姻緣。皇后以為大皇子看不上銘心,也曾聽了大嫂裴舒芬的建議,命宗人府挑幾個身家清白的絕色女子進來,送到大皇子的宮裡,惹得大皇子不僅將幾位佳人都原封不動地送了,還發了好大一通脾氣。皇后才罷了,再不敢給他送。
二皇子就不一樣,他滿了十五歲,就有了的第一個。不過他從來就沒把這些放在心上,也對她們明言,以後他娶妃的時候,這些人都是要放出去的,別存著別的心思七想八想。以後他的側妃侍妾,也會讓正妃來操持,不會直接納了,打嫡妻的臉面。
聽見二皇子打趣的話,銘心漲紅了臉,屈膝行禮道二皇子過獎了。”又對三皇子道;“三皇子若是喜歡,銘心再去廚房多做一籠,給三皇子帶用。”
三皇子聽了大喜,笑眯眯地揮手道正好正好快去快去”
銘心笑著看了大皇子一眼,大皇子也點點頭,道去吧。記得看著點兒,從頭到尾不能離了你的眼睛,嗎?”無錯不跳字。
銘心忙行禮道;“大皇子放心。奴婢不會讓別人插手的。”
給皇子做吃食,沒過譽的。不過外宮城裡暗衛多,比內宮管得還嚴些,想做手腳的人還真是很少。
等銘心出去了,偏殿裡只剩下三人。
三皇子又拿了一個醬肉包子,含在嘴裡,有些含糊不清地道大哥、二哥,你們今日要去哪裡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