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二人的對話,在前半段其實其實挺沒價值的。
基本上把內容歸納一下的話,就是夏承在要求凱瑟琳為自己提供和容素加深接觸的機會,不求能釣上白富美,最起碼歸國前也要把友好度先刷到可以互相聯絡的朋友程度吧。
哪像現在,雖然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但是人家要出門時有葉霜——會翻譯,平常休閒有葉霜——通曉各種娛樂和各種運動,哪怕一起看個電視人家也能說出更多相關資料和知識。
吃飯不用說了,霜哥廚藝連凱瑟琳這資深主婦都能碾壓,工作更不用說了,今天一天的表現就是未來幾天的悲慘預兆。
夏承存在感被抹殺成0,在容素心目中的地位基本就是“凱瑟琳的朋友”這樣一個標籤……遇上的時候點頭打聲招呼就算完了,根本沒有停下來交談的必要。
夏承甚至總結了一下,在一整天的時間裡,容素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葉哥,這個XXX要怎麼辦啊?”,而順次往下的第二齣現頻率最多句子則是——“葉哥,我們要去XXX,一起嗎?”
……簡直不能更心塞!!
而聽完了夏承的抱怨之後,凱瑟琳在經過認真思考之後,也沉痛並客觀的給出了不樂觀答案——別說是容素,就連她自己也覺得很難忽略葉霜這麼一個發光體。
主要是一個無論什麼事情都能上得了手幫忙,而且本身顏值又好到爆的人實在太有存在感了,幾乎一有什麼事情發生的時候,你都不用思考,潛意識中第一時間就能想到這個人。
想要和妹子加深接觸的機會?呵呵,這種廣告根本不可能搞封閉拍攝,更別說現在詹姆斯導演對葉霜本人還挺有興趣,那就更沒可能把對方隔離開來了。
而如果不先清掃掉葉霜的話,只要“他”在現場,有誰又會去注意到一個“不起眼”的夏承?
……基本上到這裡為止,就是葉霜覺得無聊的對話部分。而真正值得葉霜關注的,則是凱瑟琳坦率的表示沒有辦法隔離葉霜達成夏承的願望後,夏承因此惱羞成怒的威脅。
“別忘了你兒子的吸毒記錄,凱瑟琳。”
……
別忘了你兒子的吸毒記錄。
這是什麼意思?
從字面上來看的話當然很好理解,但是深入挖掘的話,葉霜卻覺得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該怎麼說呢……其實法國青少年的吸毒比例在整個歐洲都是排名首位的,這一點早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
有追求時髦的,有跟隨大主流效仿的,也有些是因為需要應付緊張的考試,所以借毒品的興奮作用刺激自己的學習效率。
反正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理由,最後的結果就是在法國青少年中,吸食毒品已經成為了一件很普遍且並不值得震驚的常態。
當然,如果沒有過量成癮的話,一般這些青少年在成年之後也會漸漸退出吸食者的行列。
所以用句不大恰當的話來形容葉霜的心情,她覺得凱瑟琳實在沒必要因為這麼“一點點”事情就大驚小怪……至少葉霜覺得這種事情應該還不至於有資格成為什麼把柄。
……反正又不是公眾人物。
“除非,這個事情背後還有其他更嚴重的影響力。”
葉霜若有所思嘀咕了一句。
文森特不懂中文,聞言側過頭來發出一個疑惑的鼻音:“你剛才說了什麼嗎,葉?”
“沒有。”二樓的談話已經結束,凱瑟琳也走出了夏承的房間正在從樓梯上下來。於是葉霜收回注意力放在面前的電視上,若無其事說了下自己對已經開場二十分鐘左右的影片評價:“我覺得那個叫霍華德的人真是個變態。”
“???”
文森特不自覺微微瞪大了眼睛,似乎對這個不友好評價感到意外。
凱瑟琳正好也在此時走下了客廳,剛巧同樣聽到了這句話,於是收起低沉的表情重新掛上成熟幹練的微笑,坐到二人身邊順口接話:“這個評價倒是很新穎。我聽人誇獎過霍華德天才、妙想連篇、天馬行空……但從沒聽人說過他是一個變態。事實上霍華德甚至很少有新聞流傳出來,他是一個低調的編劇,除了有作品問世以外,基本從不接受任何一家紙媒的採訪。”
“你們聽說過心理變態測試題嗎?”葉霜啜飲一口白蘭地,酒杯順手擱放到茶几上笑道:“當然,我知道獨立電影人圈子通常都喜歡拍一些冷門的題材,但是之前我設想過文藝的、諷刺社會的、灰暗陰沉的……但在真正看到之前,我確實沒想過這會是一個精神病態的主角。”
更準確說的話,詹姆斯的這部代表作其實應該歸納為懸疑偵劇片。但是隨著案情抽絲剝繭被調查清楚的同時,也帶出了很多深層的思考……有內涵的東西必須帶思考,爽過就忘的那種叫商業片。
其中關於人性的反映或是影射之類先不說,葉霜比較關注和在意的,是整部片中犯人的作案手法。
“這麼說吧,出於知識面的限制,一般人寫偵探類劇本只能用筆力來彌補。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想象不出真正嚴謹的犯罪,另外一部分原因則是媒體的影響力……所以作者們會設計懸念,然後慢慢的放出提示,最後揭曉謎底。”葉霜解釋:“以上就是一部偵探片或的正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