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嘴角發苦,勸道。
“陛下,此時實在不是去北海的好時機啊。”
朱元璋有些不開心的說道。
“那依你看什麼時候是好時機?可能要到下個月?”
“那你的意思,是希望朕能在草原再多留一月嗎?”
藍玉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嘴巴子,你的嘴怎麼就這麼賤?
迫於無奈,藍玉也只能吐露了實情。
漠北本就是名義上臣服大明,大明連軍隊都沒有往龍城派,這裡的苦寒也不是說說而已。
當地的糧食基本就只夠蒙古的貴族們吃飽喝足,如今有了朱元璋一行十多萬人,對龍城糧草的消耗也是很大的。
若是大軍在這多駐留一段時間,恐怕龍城就要被他們吃垮了。
何況,要是朱元璋真的想要去一趟北海,一個折返恐怕就要將近兩個月。
那段時間剛好會趕上漠北的雨季,草原上就會變得泥濘難行,十分不適合大軍出行。
萬一這中間出現什麼意外,跟著朱元璋去北海的軍隊就要斷糧。
所以藍玉特別希望朱元璋能夠按照之前規劃好的路線,少在漠北做停留,直接往大明的西北走,進了關內的陝西就會好很多了。
雖然陝西也沒什麼糧食,相對比較窮困,可這畢竟是大明本土了,十萬人的糧草支撐還是有的。
朱元璋沉吟片刻,用商量的語氣和藍玉說道。
“那朕輕車簡從,領著百人左右的隊伍,往北海一行,大軍暫時留在龍城,如此可行嗎?”
藍玉索性不說話了,這麼大的事,他怎麼敢同意?
何秋在一邊像是想要勸一勸朱元璋,但是被朱元璋一瞪,又縮了縮腦袋,什麼都不說了。
眼看藍玉不回話,朱元璋索性用上了激將法。
“難不成藍玉你現在已經如此老氣了?跟著朕往北海一趟的勇氣都沒了?想當年,你姐夫敢自稱提兵十萬,縱橫天下,你呢?”
藍玉無奈的苦笑了起來,他如今也就五十多歲,對一名高階將領來說,正處於巔峰時期,怎麼就老了?
藍玉委婉的說道。
“臣當然不老,只是去北海一趟,路途遙遠,漠北又談不上安定,臣是擔心陛下的安全。”
北海其實也不算在大明手中掌握著,雖然從漠北到北海,沒有像樣的政治勢力,但大明終究沒在北海設定軍戶府。
畢竟北海離大明實在太遙遠了,就是遼西一帶,統治起來就已經很艱難了。
何況更遠的北海?而且越往北,天氣越冷,當地的民眾就越少。
沒有了民眾,就是在北海設定都督府、設定都司又能怎麼樣?、
朱元璋擺了擺手說道。
“北海離龍城也不過六百多里,來回的迅速的話,不過只需要兩三日的日程,如此短的時間,不用但心出什麼問題。”
藍玉也只能嘆了口氣,拱手說道。
“臣請讓信國公等人主持軍務,穩定軍心。”
藍玉知道自己是攔不住朱元璋了,但這事一定需要讓湯和他們知道,然後偽裝成朱元璋還在龍城的假象,由自己親自帶隊,護送朱元璋去北海一趟。
湯和他們初聽這個訊息,都極為反對,但終究擰不過朱元璋,他這麼多年的威信不是白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