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六章我是好老師

教室裡,焦楊看課堂氣氛有些低落連忙清了清嗓子,笑著說:“大家好,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焦,叫焦楊,今天承蒙方慈老前輩看得起就給大家上一堂課,其實我和大家年輕相仿,是江北大學的學生。”

這話一說出口,臺下的學生們再也無法淡定了,他們可是頂尖學府的學生,江北大學雖然也是一流學府,但是比京都大學還是差了些檔次。

讓一個江北大學的學生來叫他們,這點讓學生們有些受不了。

“對不起,我無法接受你當我們的老師!”一名學生起身說道。

方慈見有學生反抗,笑了笑說:“我知道大家心中不服氣,但是請大家耐心的聽焦楊講一節課,或許你們就會改變主意了。”

方老說著便走下臺找了一個位子坐了下來,拿出一個筆和筆記本認真聽著。

學生們吃了一驚,方老這是要聽這個年輕人講課?

見到方老都坐下聽課,一些躁動的學生也都安靜了下來。

剛剛起身說話的學生又開口說:“那請問這位焦老師,你今天想教給我們什麼知識?”

“當然是中醫知識了。”焦楊笑著說道。

“可你看起來和我們年齡差不多,醫術應該和我們差不多吧。”有一個學生起身說道。

“確實,我的年齡看起來有些小,但是誰規定的年齡小醫術就不行了?我對自己的醫術還是很有信心的!”焦楊昂首挺胸的說道,既然當了老師,就要讓自己先有自信,否則怎麼讓學生信服。

“吹牛!”同學們在臺下小聲說道。

焦楊沒有生氣,而是問了學生一個問題:“大家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在人們印象裡會中醫的只有年長的老人。”

“額……”課堂上鴉雀無聲,就連方慈也是一臉懵,他也沒有主動去想過這個問題。

在華夏,中醫好像和年齡掛上了鉤,只要年齡夠大醫術就一定會好,所有人都人為是這樣,沒人懷疑。

沒有人回答,焦楊繼續說:“那是因為成為一個真正的中醫需要學習的知識太多,古代的時候想要學醫只有拜師學藝,沒有正規的教學系統。那時候的拜師很嚴格,要先從學徒做起,幾年之後才正式教導醫學知識,那個時候教學工具也匱乏,都是從日常經驗中一點點積累總結,等積累夠經驗了,年齡也就上來了。”

“對啊,你才多大,能有什麼經驗!”有的同學當場就反駁道。

“因為現在時代不同了,我們有了一套完善的教學系統,有網路供我們知識共享,我問問大家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習的中醫。”焦楊又問道。

“我是報考專業的時候選擇的。”

“我也是!”

“我也是選專業才接觸的,以前從來沒接觸過。”

同學們開始爭相回答,幾乎所有人在上大學之前都沒有接觸過中醫。

焦楊抬手示意同學們安靜,說道:“這裡大一的同學才接觸中醫一年,大四的同學也就四年,以你們現在的醫術普通的感冒發燒是不是已經可以醫治了?”

眾人不回答,只是默默點頭。

“方老,您小時候接觸中醫四年,能處理感冒發燒嗎?”焦楊又問向方慈。

方慈心中大震,他已經知道焦楊要說什麼了,回答說:“我小時候跟著父親學中醫,父親很嚴格入門四年我還在搗藥,根本不會看病。”

焦楊又問:“方老,同樣的教導方式,方啟現在的醫術是不是比您二十多歲的時候要強呢?”

“沒錯,方啟的醫術的確比我二十多歲的時候強。”方老苦笑一聲說:“我還以為是小啟天資縱橫,原來世界進步的結果,是我誤了小啟啊!”

他對方啟的教導方式依舊是沿習了父輩的教育方式,完全忽略了世界的進步。

焦楊最後總結說:“我們年輕人接受知識能力強,還有京都學府給我們提供平臺,所以一箇中醫的養成已經不再像古代那樣花費大量的時間,只要大家努力學習,幾年內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中醫。”

焦楊話音落下,教室裡落針可聞,大家都被震住了,沒有人去思考過這個問題。

方慈也愣了,他仔細回想了一下,的確如焦楊所說,現在中醫的年齡已經普遍的趨向年輕化,在中醫聯盟裡面每年都會出現一些年輕的面孔,可笑的是他們這些老傢伙還沾沾自喜一位出現了天資縱橫的人才。

片刻之後,有同學站起來說:“焦老師,你說的有些道理,可是你也太年輕了,很難讓我們信服。”

焦楊點點頭說:“能理解,要不我給你們表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