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初心所料,孟簡寧一見到信箋上的詞句,瞬間就明白過來,連忙繫上披風,提了風燈,帶上丫鬟雲袖,只說是自己晚上積食,讓雲袖陪自己四處走走消食。
主僕二人來到偏殿,孟簡定讓雲袖在外面守著,自己輕輕推開殿門進去了。
大殿內除了金身菩薩像前供著的香油燈,其他的燈火俱熄,一片幽暗。
魏千珩從佛像後面走出來,孟簡寧壯起膽子直近,將風燈稍稍往他面前遞近,等看清他的面容,驚得手一抖,慌亂跪下向魏千珩行禮,ot民女見過太子殿下!ot
魏千珩伸手虛扶她起身,道ot冒昧將姑娘叫到此處,卻是有一事相求。ot
孟簡寧站起身,按下心頭的激動輕聲道ot太子是民女的恩人,但凡是民女能做到的,民女肝腦塗地也是願意的!ot
魏千珩沉聲道ot本宮與同伴被困於此,想請姑娘進城去燕王府見長歌娘娘,讓她派人來助本王脫困!ot
說罷,魏千珩又想到了什麼,對她道ot只能告訴長歌,卻萬萬不能驚動他人所以,你可見認識長歌?!ot
聽他的口氣,孟簡寧自知此事事關重大,點了點頭,鼓起勇氣輕輕道ot民女見過長歌娘娘,還知道??還知道她是我的長姐??ot
聽她這樣一說,魏千珩倒是放心。
先前他還擔心她不識長歌,會被王府的人誆了。
但同時,他心裡卻好奇孟簡寧是怎麼認識的長歌。
據他所知。長歌年幼離開王府時,孟簡寧還沒出生。
後來,長歌也沒有再回過孟府,而孟清庭也一直隱瞞著長歌與青鸞的身份,按理,孟簡寧應該不認識長歌的。
但此時卻不是問這些的時候,魏千珩問她ot事情緊急,姑娘能連夜下山回京城嗎?ot
大安國寺也不是安全所在,只怕晉王的人很快就會搜過來,魏千珩怕晉王會派人封鎖山門,到時孟簡寧這些香客只怕都下不了山了。
孟簡寧想也沒想就點頭應下了,鄭重道ot太子殿下放心。民女一定將訊息帶到。ot
魏千珩心裡一鬆,不由抱拳感激道ot如此,本宮先在此謝過姑娘。等日後回了京城,再重謝姑娘大恩!ot
孟簡寧眸光一亮,復又對魏千珩跪下,對他嗑頭道ot民女有一事相求民女知道當年孟府對長姐二姐做下惡事,甚至長姐生母夏大娘子也多受蒙冤,也知道長姐一直因此對孟府耿耿於懷,所以民女懇求殿下,替長姐生母夏氏陳清冤情,還她公道。如此,就當是殿下還我今日的恩情了。ot
此言一出。魏千珩頗為意外,心是暗歎,這倒是一個聰慧的女子,這一點,與長歌很像。
沒想到孟清庭沒有仁義良心,生下的幾個女兒卻個個不凡。
魏千珩好奇問道ot你明明可以求得更好的恩賞,為何要求這個?ot
孟簡寧壓低頭輕聲道ot因為??只有替長姐生母還了公道,姐姐才會原諒孟府,才會歸家來??ot
孟簡寧很聰明,既然自己長歌是太子的人,又如此得太子的寵愛,日後必定身份尊貴無比。
有了這樣一個姐姐,哪怕她只是孟家庶女,也是身份大增!
更主要的卻是,她上次偷偷在天賜茶樓聽到長歌與父親的談話後,回去細想想,恍悟當年害死長姐母親的人,就是孟府大娘子莊琇瑩。
而這些年,她與母親費氏受盡莊氏的欺辱,不但日常的打罵她們母子,連著她的姻緣,她都要搶去給自己的女兒。
明明是她與明尚書次子相交在先,卻生生被莊氏搶了去,將這份姻緣換到了她的女兒孟嫻寧身上。
而長姐姐因為報復莊氏母子,當初在信中言明,讓父親派孟嫻寧去買禁藥,可莊氏怕誤了她女兒的名聲,硬逼著自己去。最後卻又因為事情敗露了,讓明家解了婚約,又將怒火發洩到她和母親的身上,將她們母子二人發落到莊子上,唆使莊子上的僕人欺負她們,當她們下人般使喚??
就連今日她在這大安國寺,也不是為了別的,卻是因為在明家解了婚約後,孟嫻寧的婚事遲遲未果,莊氏氣急,又開始在家裡打罵她們母子,更是勒令她冒著大雨到寺廟來抄經唸佛,給孟嫻寧祈求一門好婚事??
這些年來,孟簡寧與母親一直活得小心翼翼,艱難不比,被莊氏踩在腳下過日子,過得比府裡的下人還不如。
這些屈辱,孟簡寧都一筆一筆的記在心裡,做夢都盼著有朝一日能向莊氏討回公道。
可她母親費氏出身寒門,父親因著莊氏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