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愛與犧牲」之生態系統

在地球的生態系統中,只有植物和特定的微生物可以從陽光、空氣、水源和泥土中汲取生命所需而成長的,其他的生命體都需要依靠進食其他生命體才得以生存,其實生物在「吃」與「被吃」之間是生命力的轉化,「迴圈相食」為的是令生命延續,這便是生命體互相依存的「愛與犧牲」之生態系統。

生命體間互相支援,吃是一種關係,吃與被吃,並不是消滅對方,而是互相支援、互相鼓勵,因「愛」才甘願被吃,也是因「愛」所以才要吃,而現實是隻有「犠牲」才能成就生命。

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人類,也身處在這「吃」與「被吃」的生態系統中,人類進食食物,死後的身軀也是重歸自然成為其他生命體的養份。

「愛」是來自個別生命體「靈魂印記」中的思念,是生靈之間的緣份紐帶。

通常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上一世生命體A與生命體B在同一時空下相遇,共同走過了一段生命歷程,生命體B在生命體A的回憶中留下「靈魂印記」,到下一世生命體A因著「靈魂印記」中的思念希望重逢生命體B。

第二種情況,生命體A在重回「星之靈魂海洋」後,與生命體C分享了生之喜悅和回憶,下一世生命體A希望重逢生命體C,因為彼此在「星之靈魂海洋」分享了生命,留下了「靈魂印記」中「愛」之思念。

最後一種情況,一部份的生命體A(A1與生命體D融合成為生命體F,另一部份的生命體A(A2與生命體E融合成為生命體G,生命體F與生命體G在下一世,因著前生生命體A的「靈魂印記」中回憶和思念,維繫著一種「愛」之緣份,希望能重逢、相遇和相知。

這種緣自「靈魂印記」的思念而形成之「愛之緣份紐帶」,讓今生你我重逢,而重逢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其中最常見的便是「犠性」我的身體來滋養和成就你的生命,甘願被你吃掉,令你的生命能繼續延續下去。

而下一世你我再次重逢,換你「犠性」自己,甘願給我吃掉。試想一想,我們一生中吃掉多少生命體,而在下一世我們的靈魂在輪迴中分裂成上億個微生物,成為其他生命體的食物,甘願「犠牲」才能成就生命,維持生態系統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