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自然是不會阻攔了,點了點頭,然後就自己和眾人一起離開了。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讓甘寧留下來等趙雲。
以趙雲的武藝加上一個甘寧,如果張繡想要耍什麼手段,那也是很難得手。
“文和,你覺得劉表此舉意欲何為?”
回去的途中,劉辯看著賈詡開口詢問道,賈詡本就是個智囊,而且他對張繡也瞭解。
所以詢問賈詡劉表的用意,或許他就可以從張繡的角度說出來了。
“伯淵為人倒是不差,不過可惜伯淵並無大志,只希望能在這亂世中安身立命。”
賈詡沒有回答劉表的用意,不過確實一副很是感嘆的說起了張繡。
當初自己會選擇離開相助,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再這樣一個亂世,想要安身立命並不是一件錯事。
可是錯就錯在安身立命的辦法,張繡沒有大志。
佔據宛城擁兵數萬,如果張繡肯聽自己的,無論如何也可以成為一方諸侯。
可是他想的卻是怎麼投靠別人,依附於他人取得生存之道。
如果說這也是生存的一種,賈詡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畢竟自己就是作為一個謀士,依附劉辯。
只要劉辯不倒,那麼他也就一定不用在擔心自己的後路了,而且他也相信劉辯的能力,自己自己的能力。
可是張繡既然選擇依附,但是卻又放不下過往,放不下董卓的死,也放不下張濟的死。
這兩點對於張繡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人臣來說的確足夠,也沒有什麼錯誤。
對的起董卓,也對的起自己的叔父。
可是如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亂世,再這樣一個亂世上,想要活下來,又不願意自立,就必須要摒棄一些東西。
即便是自立,這錯綜複雜的利益也依舊是千絲萬縷,想要完全避開那些有仇之人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這就註定了,自己和張繡不能再走下去了,對於張繡自己一直以來,也算是盡忠了。
只是可惜,他並不聽取自己的進取之意,如今投靠劉表是他唯一的選擇。
“那以文和之意便是若是從張繡的角度來看,並不能看出什麼。”劉辯看著賈詡反問道。
的確,自己和張繡也算是交過幾次手了,這張繡的武藝的不差,其他的自己倒是沒有發現。
“算了,不管劉表有什麼目的,明日咱們便啟程離開吧。”劉辯最後抬了抬手開口說道,乾脆不去糾結了。
反正不管劉表有什麼打算,除非他今晚就動手,不然的話,跟自己又有多大的關係呢。
至於以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若是一個劉表,還不是自己的對手。
況且無論是呂布的壽春還是劉表的荊州都是戰略要地。